朝花夕拾经典语录 朝花夕拾经典语录摘抄138

  散文之美,恰在枝枝叶叶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欣赏拾遗

  一、信手拈来“水横枝”

  《朝花夕拾.小引》里说:“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夕阳从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便青葱得可爱。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

  “案头清供”这样简单,不过一段树干。在水的滋润下,生出翠绿新鲜的叶子,面对它,炎热的心境清凉了,纷扰中似乎真的可以寻出“一些闲静”来。《朝花夕拾》便是在追怀儿时蔬果,早年旧事的时候,一篇一篇“枝叶青葱”起来的。

  即使在这篇《小引》中,“水横枝”也不是非写不可的东西,或许只是恰巧书桌上陈列着一段,信手拈来,似无深意。但细心的读者会记住它。“水横枝”似乎隐喻了《朝花夕拾》的内容和风格。

  闲散。轻盈。有趣。——锋芒隐在某些篇目的某些段落字句里,尤其《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几乎是面含微笑写的,展现一个幼童一个小学童简单快乐的生活,追怀中童年的人事景物,纯净透明。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更像一段青葱可爱“水横枝”,水横枝的美,更在枝枝叶叶间。

  二、鲁迅自己的话。

  鲁迅在《忽然想到》的一节里讲到:

  外国的平易地讲述学术文艺的书,往往夹杂些闲话或笑谈,使文章增添活气,读者感到格外的兴趣,不易于疲倦。但中国的有些译本,却将这些删去,单留下艰难的讲学语,使他复近于教科书。这正如折花者;除尽枝叶,单留花朵,折花固然是折花,然而花枝的活气却灭尽了。人们到了失去余裕心,或不自觉地满抱了不留余地心时,这民族的将来恐怕就可虑。上述的那两样,固然是比牛毛还细小的事,但究竟是时代精神表现之一端,所以也可以类推到别样。例如现在器具之轻薄草率(世间误以为灵便),建筑之偷工减料,办事之敷衍一时,不要“好看”,不想“持久”,就都是出于同一病源的。即再用这来类推更大的事,我以为也行。

  鲁迅在病重期间写的杂文《“这也是生活”……》中又强调说:“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

  散文中的任心闲话,就有枝枝叶叶的性质。没有这些枝叶,散文的美会流失很多。

  三、“闲笔”魅力。

  1、从容叙说,大家手笔。

  娓娓道来,不急不躁。散文的妙处不在于叙说缜密完整的故事,却十分在意叙说的真诚和语调的亲切,也就是说有一种特别的韵味和情怀,一种神秘解难的东西从作家性灵中流出,它反复出现,回环不已,让读者感同身受,跟随闲散自在的文字,作精神漫游,处处流连,处处风景。

  闲笔不是漫无边际的东拉西址,不是没话找话勉强塞进文段里头废话空话。“闲”是行文时的从容心态,是文章舒适放松的体态。那些“没要紧话”,作家写到一定程度才知道是极是难得的,初学写作的人,往往把自以为重要的看得太重了,每一笔都要跟主旨密切相关,不敢稍微懈怠,不允许自己信马由缰,结果文笔僵硬,失去细枝末节的精致与趣味,读者看来,也感觉作者心态窘急,不留余地,感觉“应试作文”一样,敷衍故事,看着累。只有真正成熟的作家,才会慢慢意识到,能写“闲笔”是难得的境界,是一种文笔自信。同样,能领略作者悠闲笔墨的趣味与深意,能从容阅读文章的枝枝叶叶,也是成熟读者的标志。

  有些话一般看来确实可说可不说,但删掉它们,会显得局促单薄,不够丰赡博雅,目的性太强了,透出狭窄小气。

  2、精神丰沛,视野宽阔。

  有人说:鲁迅的文本犹如核桃,只要突破其坚硬外壳,克服一层文体的障碍,就会发现其内心与质地何等细腻、丰美。这样的话可以针对鲁迅的一些杂文,一些小说,尤其是散文诗《野草》。就《朝花夕拾》而言,它的细腻丰美领会起来并不特别有障碍。因为这本书或者说书中的多数篇幅,都没有“坚硬外壳”,《朝花夕拾》的多数篇目,语言准确平易,活泼灵动,甚至还保留了儿童的天真。这种语言,是作者精神世界的具体流露,一个个饱满的字句,带着作者饱满的精气神,游刃有余的写法,又可以展现作者视野的宽度,他不是仅仅盯着一个点或一小片,而是纵横上下,掌控自如。我读到乔治·奥威尔的话:思维的浅陋让我们的语言变得粗俗而有失精准;而语言的随意凌乱,又使我们更易于产生浅薄的思想。——《朝花夕拾》的语言,有随意的闲散笔墨,但并不凌乱,顺着鲁迅先生语言的路径,可以慢慢走进他丰沛的精神视野。

  3、冷静雅洁,明达诚恳。

  卡夫卡的名言“情感的枯燥掩藏在热情洋溢的风格背后”。那么陈厚的,活色生香的感情,跟朴素诚恳的文字在一起。在随意涉笔的点点滴滴。

  四、示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主旨表述: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朝花夕拾》是鲁迅在受到政府的压迫、“学者”们的排挤,又历经战乱后写下的回忆。作者在这样纷扰中寻出一点空闲来,委实不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到了只剩下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算是无聊了,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

  对往事的回忆,只是现实生活的一点安慰,而每一个美好的回忆又都有一个悲惨的结局:百草园和绣像摹本卖掉了,长妈妈也匆匆告别了人世,本应是激发人们的爱心的《二十四孝图》背后,却隐藏了谋人性命,教人看的丑恶祸心。去留学,并且碰到了一位令自己敬仰的师长,却因为感受到医治人的精神比医治身体病症更重要而离别了,在学校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的可以的老友范爱农,终究摆脱不了贫困潦倒落水而逝的命运。

  在对这一连串苦乐参半的事件的记叙中,作者还追究了自己的一些思想根源,例如仇猫,小小的,带给作者遐想的隐鼠的失踪,只是个象征的意念:当我失掉了所爱的,心中有着空虚时,我要充填以报仇的恶念!这才是作者仇猫的动机:它在夺人所爱。从鲁迅先生一生的经历看:嫉恶如仇,不过是对缺乏爱、失落爱、痛惜爱的一个自然反应罢了。

  对这个细节下作者又给自己开了个伤心的玩笑:他的仇猫是毫无道理的,虽然猫吃老鼠,但他的隐鼠却不是猫吃的,而是被长妈妈踏死的,那么是否要恨长妈妈呢?在下一节回忆中,长妈妈也确实有些让人生厌,睡觉时占领了全床,满脑子的穷规矩和愚昧的信念,就是这样一位长妈妈,却把作者日思夜想的,别人都不能重视的渴望化成了现实,不懂识文断字的长妈妈把她自己都叫不出名的《山海经》买来,送给了“我”。正因为长妈妈这颗未被旧道德泯灭的爱心,使作者记起她,追念她。

  在朝花夕拾的回忆中,作者多次写到封建教育的失败和狭隘。

  在朝花夕拾之间,我随作者一起,回到“我”的童年时代,重新回味那些人和事。走过留学的日本的求学索过程,一起追忆失去的老友。沿着这条线索,我看到二十纪初,以“我”为中心的一个个生活场景,人物心理历程,读着每一个寓意深远,回味无穷的结束句,我的心也随着作者一起潮起潮落。

  《朝花夕拾》经典语录,有哪些

  《朝花夕拾》经典语录

  1、虽生之日,犹死之年。——鲁迅《朝花夕拾》

  2、生活如花,姹紫嫣红。——鲁迅《朝花夕拾》

  3、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鲁迅《朝花夕拾》

  4、中国的哭和拜,什么时候才完呢?——鲁迅《朝花夕拾》

  5、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鸣清高。——鲁迅《朝花夕拾》

  6、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鲁迅《朝花夕拾》

  7、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它。——鲁迅《朝花夕拾》

  8、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起来,是互相的嘲弄和悲哀。——鲁迅《朝花夕拾》

  9、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大圜犹酩酊,微醉合沉沦。——鲁迅《朝花夕拾》

  10、在中国的天地间,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鲁迅《朝花夕拾》

  11、人说,讽刺和冷嘲只隔一张纸,我以为有趣和肉麻也一样。——鲁迅《朝花夕拾》

  12、当我失掉所爱的,心中有着空虚时,我要充填以报仇的恶念。——鲁迅《朝花夕拾》

  13、当我失掉了所爱的,心中有着空虚时,我要充填以报仇的恶念!——鲁迅《朝花夕拾》

  14、想到生的乐趣,生固然可以留恋;但想到生的苦趣,无常也不一定是恶客。——鲁迅《朝花夕拾》

  15、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吧,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鲁迅《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的经典语句(每句10—20字左右)

  一、信手拈来“水横枝”

  《朝花夕拾.小引》里说:“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夕阳从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便青葱得可爱。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

  “案头清供”这样简单,不过一段树干。在水的滋润下,生出翠绿新鲜的叶子,面对它,炎热的心境清凉了,纷扰中似乎真的可以寻出“一些闲静”来。《朝花夕拾》便是在追怀儿时蔬果,早年旧事的时候,一篇一篇“枝叶青葱”起来的。

  即使在这篇《小引》中,“水横枝”也不是非写不可的东西,或许只是恰巧书桌上陈列着一段,信手拈来,似无深意。但细心的读者会记住它。“水横枝”似乎隐喻了《朝花夕拾》的内容和风格。

  闲散。轻盈。有趣。——锋芒隐在某些篇目的某些段落字句里,尤其《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几乎是面含微笑写的,展现一个幼童一个小学童简单快乐的生活,追怀中童年的人事景物,纯净透明。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更像一段青葱可爱“水横枝”,水横枝的美,更在枝枝叶叶间。

  二、鲁迅自己的话。

  鲁迅在《忽然想到》的一节里讲到:

  外国的平易地讲述学术文艺的书,往往夹杂些闲话或笑谈,使文章增添活气,读者感到格外的兴趣,不易于疲倦。但中国的有些译本,却将这些删去,单留下艰难的讲学语,使他复近于教科书。这正如折花者;除尽枝叶,单留花朵,折花固然是折花,然而花枝的活气却灭尽了。人们到了失去余裕心,或不自觉地满抱了不留余地心时,这民族的将来恐怕就可虑。上述的那两样,固然是比牛毛还细小的事,但究竟是时代精神表现之一端,所以也可以类推到别样。例如现在器具之轻薄草率(世间误以为灵便),建筑之偷工减料,办事之敷衍一时,不要“好看”,不想“持久”,就都是出于同一病源的。即再用这来类推更大的事,我以为也行。

  鲁迅在病重期间写的杂文《“这也是生活”……》中又强调说:“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

  散文中的任心闲话,就有枝枝叶叶的性质。没有这些枝叶,散文的美会流失很多。

  三、“闲笔”魅力。

  1、从容叙说,大家手笔。

  娓娓道来,不急不躁。散文的妙处不在于叙说缜密完整的故事,却十分在意叙说的真诚和语调的亲切,也就是说有一种特别的韵味和情怀,一种神秘解难的东西从作家性灵中流出,它反复出现,回环不已,让读者感同身受,跟随闲散自在的文字,作精神漫游,处处流连,处处风景。

  闲笔不是漫无边际的东拉西址,不是没话找话勉强塞进文段里头废话空话。“闲”是行文时的从容心态,是文章舒适放松的体态。那些“没要紧话”,作家写到一定程度才知道是极是难得的,初学写作的人,往往把自以为重要的看得太重了,每一笔都要跟主旨密切相关,不敢稍微懈怠,不允许自己信马由缰,结果文笔僵硬,失去细枝末节的精致与趣味,读者看来,也感觉作者心态窘急,不留余地,感觉“应试作文”一样,敷衍故事,看着累。只有真正成熟的作家,才会慢慢意识到,能写“闲笔”是难得的境界,是一种文笔自信。同样,能领略作者悠闲笔墨的趣味与深意,能从容阅读文章的枝枝叶叶,也是成熟读者的标志。

  有些话一般看来确实可说可不说,但删掉它们,会显得局促单薄,不够丰赡博雅,目的性太强了,透出狭窄小气。

  2、精神丰沛,视野宽阔。

  有人说:鲁迅的文本犹如核桃,只要突破其坚硬外壳,克服一层文体的障碍,就会发现其内心与质地何等细腻、丰美。这样的话可以针对鲁迅的一些杂文,一些小说,尤其是散文诗《野草》。就《朝花夕拾》而言,它的细腻丰美领会起来并不特别有障碍。因为这本书或者说书中的多数篇幅,都没有“坚硬外壳”,《朝花夕拾》的多数篇目,语言准确平易,活泼灵动,甚至还保留了儿童的天真。这种语言,是作者精神世界的具体流露,一个个饱满的字句,带着作者饱满的精气神,游刃有余的写法,又可以展现作者视野的宽度,他不是仅仅盯着一个点或一小片,而是纵横上下,掌控自如。我读到乔治·奥威尔的话:思维的浅陋让我们的语言变得粗俗而有失精准;而语言的随意凌乱,又使我们更易于产生浅薄的思想。——《朝花夕拾》的语言,有随意的闲散笔墨,但并不凌乱,顺着鲁迅先生语言的路径,可以慢慢走进他丰沛的精神视野。

  3、冷静雅洁,明达诚恳。

  卡夫卡的名言“情感的枯燥掩藏在热情洋溢的风格背后”。那么陈厚的,活色生香的感情,跟朴素诚恳的文字在一起。在随意涉笔的点点滴滴。

  四、示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主旨表述: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2、支撑主旨:

  首先是“乐园”之乐,其次是“书屋”之趣。这两方面可作主干的文字十分明显,如第二自然段,从多角度写出百草园是“乐园”,有“无限”的趣味。在这个主干段落里,依然有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一个孩子怎样无忧无虑无所顾忌的沉醉在一个热闹的花园中,因为投入的游戏,感觉快乐。

  捕鸟也好似百草园冬天的兴趣活动,“无味”之“至味”。

  三味书屋的学童生活岂止“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他的兴味有读书的,也有书外的。陌生的事物第一次进入视野,总是新鲜有趣的,在怎么枯燥的生活,孩子也会从中寻出趣味。

  三味书屋之味更需细心品味。

  在表现主旨至关重要的主干之外,旁逸斜出的笔墨也不很少。

  《朝花夕拾》中的名句

  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吧,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

  在中国的天地间,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

  人生的路漫长而多彩,就像在天边的大海上航行,有时会风平浪静,行驶顺利;而有时却会是惊涛骇浪,行驶艰难。但只要我们心中的灯塔不熄灭,就能沿着自己的航线继续航行。人生的路漫长而多彩:在阳光中我学会欢笑,在阴云中我学会坚强;在狂风中我抓紧希望,在暴雨中我抓紧理想;当我站在中点回望,我走出了一条属于我的人生之路。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

  想到生的乐趣,生固然可以留恋;但想到生的苦趣,无常也不一定是恶客。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

  ①人生似一束鲜花,仔细观赏,才能看到它的美丽;人生似一杯清茶,细细品味,才能赏出真味道。我们应该从失败中、从成功中、从生活品味出人生的哲理。

  ②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③生活如花,姹紫嫣红;生活如歌,美妙动听;生活如酒,芳香清醇;生活如诗,意境深远,绚丽多彩。

  ④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长者,生活是一位博学的老师,它常常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为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人生的启迪。

  ⑤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

  《朝花夕拾》经典语录_经典名句语句摘抄赏析_句子迷

  http://www.juzimi.com/article/22396

  朝花夕拾经典语录摘抄

  散文之美,恰在枝枝叶叶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欣赏拾遗

  一、信手拈来“水横枝”

  《朝花夕拾.小引》里说:“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夕阳从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便青葱得可爱。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

  “案头清供”这样简单,不过一段树干。在水的滋润下,生出翠绿新鲜的叶子,面对它,炎热的心境清凉了,纷扰中似乎真的可以寻出“一些闲静”来。《朝花夕拾》便是在追怀儿时蔬果,早年旧事的时候,一篇一篇“枝叶青葱”起来的。

  即使在这篇《小引》中,“水横枝”也不是非写不可的东西,或许只是恰巧书桌上陈列着一段,信手拈来,似无深意。但细心的读者会记住它。“水横枝”似乎隐喻了《朝花夕拾》的内容和风格。

  闲散。轻盈。有趣。——锋芒隐在某些篇目的某些段落字句里,尤其《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几乎是面含微笑写的,展现一个幼童一个小学童简单快乐的生活,追怀中童年的人事景物,纯净透明。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更像一段青葱可爱“水横枝”,水横枝的美,更在枝枝叶叶间。

  二、鲁迅自己的话。

  鲁迅在《忽然想到》的一节里讲到:

  外国的平易地讲述学术文艺的书,往往夹杂些闲话或笑谈,使文章增添活气,读者感到格外的兴趣,不易于疲倦。但中国的有些译本,却将这些删去,单留下艰难的讲学语,使他复近于教科书。这正如折花者;除尽枝叶,单留花朵,折花固然是折花,然而花枝的活气却灭尽了。人们到了失去余裕心,或不自觉地满抱了不留余地心时,这民族的将来恐怕就可虑。上述的那两样,固然是比牛毛还细小的事,但究竟是时代精神表现之一端,所以也可以类推到别样。例如现在器具之轻薄草率(世间误以为灵便),建筑之偷工减料,办事之敷衍一时,不要“好看”,不想“持久”,就都是出于同一病源的。即再用这来类推更大的事,我以为也行。

  鲁迅在病重期间写的杂文《“这也是生活”……》中又强调说:“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

  散文中的任心闲话,就有枝枝叶叶的性质。没有这些枝叶,散文的美会流失很多。

  三、“闲笔”魅力。

  1、从容叙说,大家手笔。

  娓娓道来,不急不躁。散文的妙处不在于叙说缜密完整的故事,却十分在意叙说的真诚和语调的亲切,也就是说有一种特别的韵味和情怀,一种神秘解难的东西从作家性灵中流出,它反复出现,回环不已,让读者感同身受,跟随闲散自在的文字,作精神漫游,处处流连,处处风景。

  闲笔不是漫无边际的东拉西址,不是没话找话勉强塞进文段里头废话空话。“闲”是行文时的从容心态,是文章舒适放松的体态。那些“没要紧话”,作家写到一定程度才知道是极是难得的,初学写作的人,往往把自以为重要的看得太重了,每一笔都要跟主旨密切相关,不敢稍微懈怠,不允许自己信马由缰,结果文笔僵硬,失去细枝末节的精致与趣味,读者看来,也感觉作者心态窘急,不留余地,感觉“应试作文”一样,敷衍故事,看着累。只有真正成熟的作家,才会慢慢意识到,能写“闲笔”是难得的境界,是一种文笔自信。同样,能领略作者悠闲笔墨的趣味与深意,能从容阅读文章的枝枝叶叶,也是成熟读者的标志。

  有些话一般看来确实可说可不说,但删掉它们,会显得局促单薄,不够丰赡博雅,目的性太强了,透出狭窄小气。

  2、精神丰沛,视野宽阔。

  有人说:鲁迅的文本犹如核桃,只要突破其坚硬外壳,克服一层文体的障碍,就会发现其内心与质地何等细腻、丰美。这样的话可以针对鲁迅的一些杂文,一些小说,尤其是散文诗《野草》。就《朝花夕拾》而言,它的细腻丰美领会起来并不特别有障碍。因为这本书或者说书中的多数篇幅,都没有“坚硬外壳”,《朝花夕拾》的多数篇目,语言准确平易,活泼灵动,甚至还保留了儿童的天真。这种语言,是作者精神世界的具体流露,一个个饱满的字句,带着作者饱满的精气神,游刃有余的写法,又可以展现作者视野的宽度,他不是仅仅盯着一个点或一小片,而是纵横上下,掌控自如。我读到乔治·奥威尔的话:思维的浅陋让我们的语言变得粗俗而有失精准;而语言的随意凌乱,又使我们更易于产生浅薄的思想。——《朝花夕拾》的语言,有随意的闲散笔墨,但并不凌乱,顺着鲁迅先生语言的路径,可以慢慢走进他丰沛的精神视野。

  3、冷静雅洁,明达诚恳。

  卡夫卡的名言“情感的枯燥掩藏在热情洋溢的风格背后”。那么陈厚的,活色生香的感情,跟朴素诚恳的文字在一起。在随意涉笔的点点滴滴。

  四、示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主旨表述: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朝花夕拾》是鲁迅在受到政府的压迫、“学者”们的排挤,又历经战乱后写下的回忆。作者在这样纷扰中寻出一点空闲来,委实不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到了只剩下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算是无聊了,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

  对往事的回忆,只是现实生活的一点安慰,而每一个美好的回忆又都有一个悲惨的结局:百草园和绣像摹本卖掉了,长妈妈也匆匆告别了人世,本应是激发人们的爱心的《二十四孝图》背后,却隐藏了谋人性命,教人看的丑恶祸心。去留学,并且碰到了一位令自己敬仰的师长,却因为感受到医治人的精神比医治身体病症更重要而离别了,在学校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的可以的老友范爱农,终究摆脱不了贫困潦倒落水而逝的命运。

  在对这一连串苦乐参半的事件的记叙中,作者还追究了自己的一些思想根源,例如仇猫,小小的,带给作者遐想的隐鼠的失踪,只是个象征的意念:当我失掉了所爱的,心中有着空虚时,我要充填以报仇的恶念!这才是作者仇猫的动机:它在夺人所爱。从鲁迅先生一生的经历看:嫉恶如仇,不过是对缺乏爱、失落爱、痛惜爱的一个自然反应罢了。

  对这个细节下作者又给自己开了个伤心的玩笑:他的仇猫是毫无道理的,虽然猫吃老鼠,但他的隐鼠却不是猫吃的,而是被长妈妈踏死的,那么是否要恨长妈妈呢?在下一节回忆中,长妈妈也确实有些让人生厌,睡觉时占领了全床,满脑子的穷规矩和愚昧的信念,就是这样一位长妈妈,却把作者日思夜想的,别人都不能重视的渴望化成了现实,不懂识文断字的长妈妈把她自己都叫不出名的《山海经》买来,送给了“我”。正因为长妈妈这颗未被旧道德泯灭的爱心,使作者记起她,追念她。

  在朝花夕拾的回忆中,作者多次写到封建教育的失败和狭隘。

  在朝花夕拾之间,我随作者一起,回到“我”的童年时代,重新回味那些人和事。走过留学的日本的求学索过程,一起追忆失去的老友。沿着这条线索,我看到二十纪初,以“我”为中心的一个个生活场景,人物心理历程,读着每一个寓意深远,回味无穷的结束句,我的心也随着作者一起潮起潮落。

2020-08-17


上一篇:动漫燃语录 励志超燃的句子

下一篇:最美遇见你语录 最美的时候遇见你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