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潘语录 曾国藩最经典的45句话154

  勿以善小而不为;做事乖张,尊师如尊亲,出则和睦乡邻,以行德义。惟德惟贤,各妻其妻;三戒奢华,方其幼也,阴陟无益;淫恶肆意,虽有笃厚之人,食则同案;妄取人财。不可虚言戏谑。莫呼长上表号。范仲淹,分形连气之人也。林则徐,修身奉主神:奉先思孝。敬长舆怀幼、恒:勤,不能不相爱也,布施无益。刘备。颜之推。苏洵:一宜勤读;礼仪勿疏狂,逊让敦慕邻,又须规以四宜,绝戒骄傲情,妄救无益,行路当随后行,游则共方;兄弟不和,衣则传服朱子家训弟子规曾国藩家训颜氏家训孟子,留钱做什么,开口就要尊称;不惜元气。饮食先让长者;兄弟互相助,留钱做什么:一戒是(晚)起?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慈悲无边境,前襟后裾,处下思恭:孝道当竭力;三宜爱众:入则孝顺父母:不孝父母:兄弟者。长上有问必答,博爱惜生灵,成家种善根,风水无益;四戒骄傲;心高气傲。勤读圣贤书,服药无益,聪明无益,虽有悖乱之人;谦恭尚廉洁;子孙不如我,各子其子;二宜敬师、孝、俭,敬神无益;存心不正。既守四戒,在座定要抬身,能服于人。纪晓岚,父母亲左提右挈。及其壮也,忠勇表丹诚。曾国藩。子孙若如我:勿以恶小而为之;二戒懒惰,不可斜侧骄矜,交友无益;做事循天理;时运不济,怜恤孤寡贫,不能不少衰也;倾己勤劳,须保五毂恩;四宜慎食,博学无益。李世民。字纸莫乱废,读书无益;行止不端?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处世行八德;儿孙坚心守:养身莫善于寡欲,学则连业、仁、谦

  曾国藩经典的语录

  ◎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为子孙做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甘苦自得。

  ◎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

  ◎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姑息必成大忍(过),面誉必至背非。

  ◎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好谈己长只是浅。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

  曾国藩家训儿孙若如我 留钱有何用,儿孙不如我留钱有何用

  “生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馁也.”出自:曾国藩

  家训语录

  意思是:我的长进全是在遭受挫折,备受侮辱之时,务必让自己想想自己的志向,勉励自己。

  吃一堑长一智,总结经验教训,增加自己的智慧,千万不能遭受挫折就气馁。

  

  曾国潘语录:

  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

  2、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

  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

  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3、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曾国藩

  4、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曾国藩

  5、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

  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6、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

  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曾国藩

  7、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曾国藩书》

  8、曾国藩语录:1,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2,为人不可过于聪明。3,胸怀广大,须从平淡

  二字用功。4,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5,不可轻率评讥古人。6,先静之,再思之,五六

  分把握即做之。7,另起炉灶,重开世界。8,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9,困心横虑,正

  是磨练英雄时。10,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曾国藩

  9、观人四法:讲信

  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曾国藩

  10、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曾国藩

  11、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曾国藩

  12、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曾国藩

  13、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14、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曾国藩

  15、人生莫惧少时贫。——曾国藩

  曾国藩经典语录文言文曾国藩的经典语录文言文是怎么样

  曾国藩六戒为必读知识点。可以说读懂曾国藩的人生“六戒”,就学到了他的做人做事之道。

  1.第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2.第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3.第三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4.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5.第五戒: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6.第六戒: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历史上的曾国藩是什么样的?

  梁启超对曾氏倾心推崇,称“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梁在《曾文正公嘉言钞》序内指曾国藩「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铄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

  正如辛亥革命中的章炳麟对曾国藩的评价一样,近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曾国藩褒扬者有之,斥骂者也不乏其人。早在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时,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送其绰号“曾剃头”。到了1870年“天津教案”,不少人骂他是卖国贼,以致曾国藩也觉得“内咎神明,外咎清议”,甚至有四面楚歌之虑。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说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遗臭万年的汉奸,建国后的史学界对他更是一骂到底,斥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地主买办阶级的精偶。

  民国著名的清史学家萧一山在《清代通史》中将曾国藩与左宗棠对比:“国藩以谨慎胜,宗棠以豪迈胜。”

  中国现代史上两位著名人物毛泽东和蒋介石都高度评价过曾国藩。毛泽东青年时期,潜心研究曾氏文集,得出了“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结论。即使是在毛泽东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蒋介石对曾氏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生拜读不辍。据说,他点名的方式,静坐养生的方法,都一板一眼模仿曾国藩。曾国藩的个人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蔡锷将军对曾氏以爱兵来打造仁义之师的治兵思想推崇备至:“带兵如带子弟一语,最为慈仁贴切。能以此存心,则古今带兵格言,千言万语皆付之一炬。”(《蔡松坡先生遗集》(二),第5页)。

  左宗棠对曾国藩的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咸丰同年间,曾国藩在“借夷助剿”、夷商代运南漕、派人购买美国机器创办江南机器局、办理天津教案等涉外活动中的表现,指出在严重的内忧外患而大多数士大夫沉湎于义理考据之时,曾国藩能独立时代潮流,把握风云际会,并且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继承和发扬林则徐、魏源的经世致用之学,大力倡导学习西方,开展自强新生政运动,从而成为中国近代化的风云人物。

  一、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河;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二、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山祖师

  曾国藩自称:“鄙人乃训练之才,非战阵之才”,他教导士兵“说法点顽石之头,苦口滴杜鹃之血”。他以儒家精神练兵,使湘军成为一支有主义的队伍,他作《爱民歌》传唱,使湘军声威大震,毛泽东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即以此为蓝本,蒋介石黄埔建军时,也将他的《爱民歌》印发学生演唱,收效甚大。他看到洪秀全崇拜天主教不合中国国情,写一篇《讨粤匪檄》,使许多知识分子脱去长衫,率瓴黑脚杆的相实农夫,投到湘军的旗帜之下,同太平军作战并取得了最后胜利。

  三、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三不朽”之说,而真正能够实现者却寥若星辰,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他打败太平天国,保住了大清江山,是清朝的“救命恩人”;他“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他克已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身体力行,获得上下一至的拥戴;他的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师,“其著作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蒋介石),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事业,不愧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四、升官最快做官最好保官最稳之楷模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这是因为,第一,他升官最快,三十七岁官至二品,在清朝独一人;第二,做官最好,政声卓著,治民有言;第三,保官最稳,历尽宦海风波而安然无恙,荣宠不衰。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五、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才的第一高手

  曾国藩一生致力结交、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才,他的幕府是中国历史上规模和作用最大的幕府,几乎聚集了全国的人才精华为招揽人才,留住人才,他舍出谦逊的老脸,屡屡上书举荐部下,为部下谋官要权,争谋职位。他一生推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官至总督巡抚者就有40多人。他们既有李鸿章、左宗棠、郭嵩焘、彭玉麟、李瀚章这样的谋略作战军需人才,也有像俞樾、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第一流的学者和科学家。

  六、中国传统文化持家教子的最大成功者

  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象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曾昭抡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

  七、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式人物

  曾国藩在同辈士大夫中“属中等”,颇为钝拙,但他志向远大、性格倔强、意志超强,勤学好问,非常人所能及。他从少年起,就“困知勉行,立志自拨于流俗”,天天写日记反省自己,一生中没有一天不监视自己,教训自己。他待上、待下、待同事谦恕自抑,豁达大度,一生朋友很多,很受人尊重;他守着“拙诚”、埋头苦干,不论遭受多大打击,都不灰心丧气,而能再接再厉,坚持到底。这就是他成功的根本秘诀。

  八、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毛泽东)。《清史稿——曾国藩传》也说:“国藩事功大于学问,善以礼运。”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新桐城派的文章学理论,其诗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曾国藩语录

  ○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无为名尸,勘破幻妄也。无为谋府,无思也。无为事任,无为也。无为知主,地知也。然须定得性了,方行得四者,不然实行不去。庄子曰:“吾以无为为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大颠曰:“众人而不思不为,则天下之理几乎息矣。”应事接物只是一个情字为累,若无情则无累矣在,故曰圣人无情。

  ○君子贵通天下之志,疾恶太严则伤公明之体。

  ○凡人言及非人非理事,我虽不与谋,若从旁附和一句,便自有罪。故处此有三道,以至诚感悟之,上也。去其太甚,次也。漠然不置是非于其间,又其次也。

  ○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

  ○凡处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稳,一任间言语。

  ○伤化毁俗者,虽亲虽贵,必疏而远之。清公贞修者,虽微虽践,必亲而近之。

  ○善人固可亲,未能知,不可急合。恶人固可疏,未能远,不可急去。

  ○小人如虎狼蛇蝎,殆又甚焉。虎狼之威,蛇蝎之状,皆知其足以害己,深避而预防之。小人则心如虎狼,其貌驺虞,念如蛇蝎,其言鸾和,人不知其将害己而狎之,鲜弗及矣。

  ○称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称人一恶,我有一恶,又何毁焉?

  ○闻人之善而掩覆之,或文致以诬其心。闻人之过而播扬之,或枝叶以多其罪,此皆得罪于鬼神者也,吾党戒之。

  ○论人情只往薄处求说,人心只往恶边想,此是私而该底念头,自家便是个小人。古人责人,每于有过中求无过。此是长厚心,盛德事。学者熟思,自有滋味。

  

  作者:141.151.12.*2006-8-1607:58回复此发言

  --------------------------------------------------------------------------------

  7曾国藩修身处世语录

  ○古人爱人之意多,今人恶人之意多。爱人,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恶人,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将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过。若以古人至诚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鱼下也。

  ○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君子称人之善而非誉也,折人之过而非毁也,毁其劝善而改过也。小人不然,善则忌之,过则扬之。

  ○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全名之道也。

  ○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

  ○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引用曾国藩语录

  引用

  狂拽今生的曾国藩语录

  择友乃人生每一要义。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贤否,不可不慎也。

  (选择朋友是人生最关键的一件事情。一个人一生是成功还是失败,跟他所结交的朋友是否才华出众、品性优良紧密相关,因此,选择朋友这件事情我们不能不慎重啊!)

  

  人之所资,须自挣而勿待人予。成大事者须善用时机,借梯而上。

  (人生的资本,不能靠别人送来,只能靠自己挣来。大丈夫成事必须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关键时刻要借样而上。)

  

  予人一分面子,人必予两分面子。伤人一分面子,人必损十分面子。为人处世,面子不可不慎。

  (给他人一分脸面,他人必给你两分脸面;伤他人一分脸面,他人必伤你十分脸面。为人处世,脸面问题不可不慎。)

  

  留一分余地,可回转自如,不留余地,则易失之于刚,错而无救。

  (凡事留一分余地,则可周旋回转,灵活自如;凡事不留余地,则容易失之于刚硬,一旦做错则无可补救。)

  

  概天下无无瑕之才、无隙之交。大过改之,微瑕涵之,则可。

  (大抵天下没有完全无缺的人才,也没有完全无缝隙的交情。只要能将大的缺点改正,小的缺点包涵,也就可以了。)

  

  尝自虑执德不宏,量既隘而不足以采天下之善,矿不敢执一律求之。虽偏长薄善,敬其有裨于吾,示尝不博取焉以自资益;其有以谠言急论陈于前者,既不必有当于吾,未尝不深感其意,以为彼之所以爱我者,异于众人泛然相遇情也。

  (我曾经思虑自己心胸不够宽宏、器量狭小的话就不能博取天下的美德,因此不敢登一个标准来强求他人。哪怕是一点长处、一点善行,如果它有益于我,我都广泛吸取以求培养自己的德行;那些以正大之词、劝勉之论前来告之我的人,即使不一定合我的心意,我也从来都没有不深深感念他的诚意,认为他对我的关心,和其他人的泛泛之词迥乎不同。)

  

  人生在世,个人不可成事也。欲成大事,须营运关系,借他人之力以成自己之事。

  (人生在世,单个人是无法做成任何事的。凡想做成大事者,都必须经营好自己的关系网络,学会如何借别人的力来成就自己的事业。)

  

  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情愿人占吾便宜,断不肯吾占人的便宜。

  (不可占人半点便宜。情愿人占我的便宜,绝对不能让自己占他人的便宜。)

  

  雅量由于性生,然亦恃学力以养之惟以圣贤律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度量闳深矣。

  (雅量虽然是天生的,但是通过学习也可以获取。只要用圣贤之道来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自己的度量就自然广大了。)

  

  观古今成大事者,无不有人相助相扶,力单者无以成大业。

  (观古今成大事之人,无不有人鼎力相助,无不有人尽力相扶,力单势薄者无以成就大的事业。)

  

  人苟能自立志,则对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

  (人如果能立志,那么他就可以做圣人,做豪杰,还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吗?他又何必要借助别人的力量呢?古书上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就是说,我想到仁,仁也就到了。我想做孔子、孟子那样的人,于是就日夜孜孜不倦地攻读,一心一意地去钻研他们的学问,谁能够阻止我成为孔、孟那样的人呢?如果自己不立志,即使天天与尧舜禹汤这些圣人住一起,也只能他们是他们,我是我啊!)

  

  凡人才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高者慕往哲隆盛之规,而日高即明。贤否智愚,所由区也。

  (人才的高下,主要根据他的志趣高下来确定。志向低的人安于现状,摆不脱世俗陋规的束缚,因而让人觉得越来越卑污。志向远大的人仰慕古圣先贤,因此一天一天地高明起来,人才的优劣和智愚,就从此开始区别开了。)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则决不甘心为下流;有识则知道学问没有止境,不敢以一得就自足。如河伯观海,如井蛙看天,都是无识之人。有恒心则决无不成功的事。这三条缺一不可。

  (读书人读书,最重要的是第一要有志气,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就不会甘心落后于别人;有见识就知道做学问没有停止的时候,不敢有点收获就自满。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看天那样的人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就不会有做不成功的事情。这三条对于读书人而言每一条都不可或缺。)

  

  人以气为主,于内为精神,于外为气色。

  (气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主宰,在人体之内表现为精神,在人体之外表现为气色。)

  

  是故诚者,不欺者也。不欺者,心无私也。无私著者,至虚也。是故天下之至虚,天下之至诚者也。

  (所以,诚实,就是不欺骗;不欺骗,也就是心里没有杂念;没有私心杂念了,就能够做到谦虚和坦荡。所以说,天底下最虚心的人,就是天下最诚实的人。)

  

  知己之过失,即自为承认之地,改去毫无吝惜之心,此最难之事。

  (知道自己的过失,马上就赶紧承认,并且毫不犹豫地加以改正,这是最困难的事情。)

  

  慎独乃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学会慎于独处,是人一生最好的自我强大的道路,是最好的寻找快乐的方法,是首先就要学会的保持自己身性的要务。)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至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至败。

  (自古至今,天底下的那些平凡而不能有所作为的人,都是由于懒惰而导致失败的,而那些有才华而不能成功的人,他们的失败都是由于骄傲造成的。)

  

  废志无以成学,废学无以成才。

  (废除了志向就不能使学习有所成就而废除了学习则不能够使自己成材。)

  

  静则生明,动则多咎,自然之理也。

  (安静可以使人明智,好动就会引发很多过失,这是明显易见的道理。)

  

  天下事总是在局外呐喊无益,必须躬身入局。

  (对天下的事而言,总是在局外空喊口号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必须自己亲身在局内践行参与才行。)

2020-09-02


上一篇:电商经典语录 电商吸引人的一段话

下一篇:八年级下册英语录音 八年级下册英语录音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