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名人名言 老子名人名言大全111

  老子名言名句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3、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6、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8、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0、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的名人名言

  都是名句——

  《老子》八十一章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

  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

  门。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

  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

  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

  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4.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

  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

  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

  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

  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9.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

  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10.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

  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11.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

  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

  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

  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

  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14.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

  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

  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

  是谓道纪。

  15.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

  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

  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

  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16.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

  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

  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17.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

  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18.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

  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20.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

  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

  孩;????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

  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

  人,而贵食母。

  21.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

  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

  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2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

  之争。古之所谓∶

  老子名言警句

  仁政、无为

  《老子》之中的名言警句!!!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尺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六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经》三十三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四十九章)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道德经》六十三章

  老子的名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中国人的真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这种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源于人的永不满足的探索与创造精神,倘若象小农社会“小富即安”,满足于“三分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进取精神没了,那么民族的前景也就堪忧了。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在人治社会,人权、个人财产权皆不受保护,灾祸不期而至,所以,智者劝戒世人韬光养晦,功成身退。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它一方面表现了国人的不竞争心理,另一方面不争小利而得大便宜,表现了国人的狡猾谋略。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中国的学问多是“玄学”,不是科学。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此话意即:知道雄大的一面,但自己谨守雌弱的一面;知道光彩的一面,但自己安于暗昧的一面;知道荣耀的一面,但自己宁守卑辱的一面。中国人以柔克刚,太富有计谋了。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人治社会,注定了人际关系复杂,注定了修身处世学问深厚。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人治社会一切无保障,为了保护自己,不为天下先,可以理解;但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国人就应当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老子此话的意思是,了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难遇到。因此,圣人往往是穿着粗衣,却怀揣着美玉,有货不能为人所识。的确,老子提出以柔克刚、无为而治,很少有人能理解,尤其是接近于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无为而治思想仅为统治者暴政过后的与民休息政策的依据。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意即挫掉锐气,超脱纠纷,含敛光耀,混同尘俗。昏昏噩噩的中国社会把人的生气、个性、菱角和创造性全要磨灭、消解。

  

  “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中国人有点小聪明,于是统治者竭尽心智折腾老百姓,何知摒弃个人智能,发挥法治、市场的作用?

  老子名言??

  老子说的很有名的一句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也就是说,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老子》上说:“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的道德经里的名句有什么?

  一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道德经》(下略)第二十三章

  【译解】:诚信不足,就会失去信任。

  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二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第八章

  【译解】: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水是生命的源泉。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为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为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三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第七章

  【译解】: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其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以天地体现大道之品格而昭示人类社会。

  

  四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第二十三章

  【译解】: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老子主张“希言自然”,即少施教令是合于自然的。飘风、骤雨不能持久,故尔:暴政是不会持久的。

  

  五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弛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第十二章

  【译解】: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五音(铿锵)使人听觉不敏,五味悦口使人口味败坏,驰马打猎使人心发狂,珍贵的财物使人偷和抢。

  “五色”、“五音”“五味”本身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老子并非主张禁欲,而是反对纵欲。

  

  六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第九章

  【译解】:把持拥有得多多的,不如适可而止。锤尖了又从而磨得锋利无比,不可能保持长久。满堂都是金玉,却无法永久的守藏。身处富贵而又骄纵无度,只能自取灾殃。

  老子以盈满、锐利为譬喻,说明金玉满堂、富贵而骄者容易招来灾祸,主张“功遂,身退,天之道”。

  

  七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第二十二章

  【译解】委曲反能求全,弯曲则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成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以上六句是古代成语,老子主张用辩证的思想,来认识和把握社会生活的变化。

  

  八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第十六章

  【译解】: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只有符合于自然,才能体现主宰万物的道,只有符合于道,才能久远。

  

  九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第十九章

  【译解】: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就能为道无忧)。

  老子提出素朴、寡欲的主张。丝不染为素,木未雕为朴,见素抱朴谓:不为外物所惑而失其本真。老子主张人不能没有欲望,但不可有贪欲,更不能纵欲。

  

  十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二十二章

  【译解】: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因为不争,所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不争”被道家视为一种天道自然准则,它实际上是一种以不争为争的君子之术和处世之方。

  

  十一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第三十三章

  【译解】: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刚强。知道满足者(总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此为老子精神修养论。了解自己,反省自己,战胜自己,实为做人之至要。“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实为千古名言。

2020-09-05


上一篇:包装名言 关于包装的名言警句

下一篇:那时候我想起这句名言 那时候我想起这句名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