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治家格言拼音 曾国藩家训16字原文131

  释义:

  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必须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凡事先要准备,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顶门窗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流连忘返。?

  餐具质朴但擦洗干净,即使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饮食节约但能精心制作,即使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

  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谋取良好的田园。?

  社会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邪淫和盗窃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

  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祭祀却仍要虔诚;子孙即使愚笨,经典书籍不可以不读。?

  自己生活一定要简单朴素,教育子孙要用正确的方法,要教做人的道理。

  不要贪图不属于你的财物,不要过量的喝酒。?

  和做小生意的肩挑小贩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居,要给他们关怀和帮助?

  对人刻薄而发家的,绝没有长久享受的道理。违背伦常的人,很快就会看到他福报消损,福尽人亡。?

  兄弟叔侄之间要互相帮助,富有的要资助贫穷的;一个家庭要有严格的规矩,长辈或晚辈、在内或在外都应该恪守家规法纪,言辞应庄重稳妥。?

  听信妇人挑拨,而伤了骨肉之情,怎么配做一个大丈夫?看重钱财,而不孝敬父母,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

  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媳妇,须求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嫁妆。?

  看到富贵的人,便做出巴结讨好的样子,是最可耻的,遇着贫穷的人,便做出骄傲的态度,是卑贱不过的。?

  居家过日子,禁止争斗诉讼(打官司),一旦诉讼,无论胜败,结果都不吉祥。处世不可多说话,言多必失。?

  不可用势力来欺凌逼迫孤儿寡妇,不要贪口腹之欲而任意地宰杀牛羊鸡鸭等动物。

  性格古怪,自以为是的人,必会因常常做错事而懊悔;颓废懒惰,安于现状,是难成家立业的。?

  亲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然会受他们牵累;恭敬自谦,虚心地与那些阅历多而善于处事的人交往,遇到急难的时候,就可以受到他的指导或帮助。?

  他人评论是非,不可轻信,应当忍耐并再三思考。因为怎么知道他不是在说人坏话呢?为某件事情互相争执,要冷静反省自己,因为怎么知道不是我的过错呢??

  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

  无论做什么事,应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

  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祸患,不可有幸灾乐祸之心。?

  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会报应在自己的妻子女儿身上;怀恨在心而暗中伤害人的,将会给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家里和气平安,虽缺衣少食,也觉得快乐;尽快缴完赋税,即使口袋所剩无余也自得其乐。?

  读圣贤书,目的在学圣贤的行为,不只为了科举考试;做一个官吏,要有忠君爱国的思想,怎么可以考虑自己和家人的享受??

  我们做人要守住本分,安于命运,顺应时势,听从天意。如果能够这样做人,就和圣贤人的境界接近了。

  原文: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逾珍馐。(一作:园蔬胜珍馐)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诫争讼,讼则终凶;处世诫多言,言多必失。

  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

  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扩展资料:

  《朱子家训》,全文524字,文字通俗易懂,内容简明赅备,对仗工整,朗朗上口,问世以来,不胫而走,成为有清一代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其中一些警句,在今天仍然具有教育意义。

  《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因此,很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注释):庭除:庭院。

  (译文):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译文):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注释):未雨而绸缪(chóumóu):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

  (译文):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译文):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流连忘返。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

  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注释):瓦缶(fǒu):瓦制的器具。珍馐(xiū):珍奇精美的食品。

  (译文):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译文):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

  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译文):社会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淫和盗窃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译文):家僮、奴仆,不可雇用英俊美貌的,妻、妾切不可有艳丽的妆饰。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译文):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祭祀却仍要虔诚;子孙即使愚笨,教育也是不容怠慢的。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注释):义方:做人的正道。

  (译文):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译文):不要贪不属于你的财,不要喝过量的酒。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

  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译文):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居,要关心他们,并且要对他们有金钱或其它的援助。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注释):乖舛(chuǎn):违背。

  (译文):对人刻薄而发家的,绝没有长久享受的道理。行事违背伦常的人,很快就会消灭。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

  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译文):兄弟叔侄之间要互相帮助,富有的要资助贫穷的;一个家庭要有严正的规矩,长辈对晚辈言辞应庄重。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译文):听信妇人挑拨,而伤了骨肉之情,那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

  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注释):厚奁(lián):丰厚的嫁妆。

  (译文):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媳妇,须求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嫁妆。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

  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译文):看到富贵的人,便做出巴结讨好的样子,是最可耻的,遇着贫穷的人,便作出骄傲的态度,是鄙贱不过的。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译文):居家过日子,禁止争斗诉讼,一旦争斗诉讼,无论胜败,结果都不吉祥。处世不可多说话,言多必失。

  (评说):争斗诉讼,总要伤财耗时,甚至破家荡产,即使赢了,也得不偿失。有了矛盾应尽量采取调解或和解的方法。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

  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译文):不可用势力来欺凌压迫孤儿寡妇,不要贪口腹之欲而任意地宰杀牛羊鸡鸭等动物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

  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译文):性格古怪,自以为是的人,必会因常常做错事而懊悔;颓废懒惰,沉溺不悟,是难成家立业的。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

  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注释):狎昵(xiánì):过分亲近。

  (译文):亲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然会受牵累;恭敬自谦,虚心地与那些阅历多而善于处事的人交往,遇到急难的时候,就可以受到他的指导或帮助。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

  (注释):谮(zèn)诉:诬蔑人的坏话。

  (译文):他人来说长道短,不可轻信,要再三思考。因为怎知道他不是来说人坏话呢?因事相争,要冷静反省自己,因为怎知道不是我的过错?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译文):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

  (评说):常记他人之恩,以感恩之心看待周围的人及所处的环境,则人间即是天堂。以忘恩负义之心看待周围的人事,则人间即是地狱。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译文):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

  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译文):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祸患,不可有幸灾乐祸之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译文):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见,就不是真正的善人。做了坏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真的恶人。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

  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注释):匿(nì)怨:对人怀恨在心,而面上不表现出来。

  (译文):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报应,会在自己的妻子儿女身上;怀怨在心而暗中伤害人的,将会替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

  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注释):饔(yōng)飧(sūn):饔,早饭。飧,晚饭。国课:国家的赋税。囊(náng)橐(tuó):口袋。

  (译文):家里和气平安,虽缺衣少食,也觉得快乐;尽快缴完赋税,即使口袋所剩无余也自得其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

  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译文):读圣贤书,目的在学圣贤的行为,不只为了科举及第;做一个官吏,要有忠君爱国的思想,怎么可以考虑自己和家人的享受?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译文):我们守住本分,努力工作生活,上天自有安排。如果能够这样做人,那就差不多和圣贤做人的道理相合了。

  《朱家子训》全文带拼音

  《朱家子训》

  黎Lí明mínɡ即jí起qǐ,洒sá扫sǎo庭tínɡ除chú,要yào内nèi外wài整zhěnɡ洁jié,既jì昏hūn便biàn息xī,关ɡuān锁suǒ门mén户hù,必bì亲qīn自zì检jiǎn点diǎn。

  一Yī粥zhōu一yī饭fàn,当dānɡ思sī来lái之zhī不bù易yì;半bàn丝sī半bàn缕lǚ,恒hénɡ念niàn物wù力lì维wéi艰jiān。

  宜Yí未wèi雨yǔ而ér绸chóu缪móu,毋wú临lín渴kě而ér掘jué井jǐnɡ。

  自Zì奉fènɡ必bì须xū俭jiǎn约yuē,宴yàn客kè切qiē勿wù流liú连lián。

  器Qì具jù质zhì而ér洁jié,瓦wǎ缶fǒu胜shènɡ金jīn玉yù;饮yǐn食shí约yuē而ér精jīnɡ,园yuán蔬shū愈yù珍zhēn馐xiū。

  勿Wù营yínɡ华huá屋wū,勿wù谋móu良liánɡ田tián。

  三Sān姑ɡū六liù婆pó,实shí淫yín盗dào之zhī媒méi;婢bì美měi妾qiè娇jiāo,非fēi闺ɡuī房fánɡ之zhī福fú。童Tónɡ仆pú勿wù用yònɡ俊jùn美měi,妻qī妾qiè切qiè忌jì艳yàn妆zhuānɡ。

  祖Zǔ宗zonɡ虽suī远yuǎn,祭jì祀sì不bù可kě不bù诚chénɡ;子zǐ孙sūn虽suī愚yú,经jīnɡ书shū不bù可kě不bù读dú。居Jū身shēn务wù期qī质zhì朴pǔ,教jiào子zǐ要yào有yǒu义yì方fānɡ。

  莫Mò贪tān意yì外wài之zhī财cái,莫mò饮yìn过ɡuò量liànɡ之zhī酒jiǔ。

  与Yǔ肩jiān挑tiǎo贸mào易yì,毋wú占zhàn便pián宜yi;见jiàn穷qiónɡ苦kǔ亲qīn邻lín,须xū加jiā温wēn恤xù。

  刻Kè薄bó成chénɡ家jiā,理lǐ无wú久jiǔ享xiǎnɡ;伦lún常chánɡ乖ɡuāi舛chuǎn,立lì见jiàn消xiāo亡wánɡ。

  兄Xiōnɡ弟dì叔shū侄zhí,须xū分fēn多duō润rùn寡ɡuǎ;长zhǎnɡ幼yòu内nèi外wài,宜yí法fǎ肃sù辞cí严yán。

  听Tīnɡ妇fù言yán,乖ɡuāi骨ɡǔ肉ròu,岂qǐ是shì丈zhànɡ夫fū;重zhònɡ资zī财cái,薄báo父fù母mǔ,不bù成chénɡ人rén子zǐ。

  嫁Jià女nǚ择zé佳jiā婿xù,毋wú索suǒ重zhònɡ聘pìn;娶qǔ媳xí求qiú淑shū女nǚ,勿wù计jì厚hòu奁lián。

  见Jiàn富fù贵ɡuì而ér生shēnɡ谄chǎn容rónɡ者zhě,最zuì可kě耻chǐ;遇yù贫pín穷qiónɡ而ér作zuò骄jiāo态tài者zhě,贱jiàn莫mò甚shèn。

  居Jū家jiā诫jiè争zhēnɡ讼sònɡ,讼sònɡ则zé终zhōnɡ凶xiōnɡ;处chǔ世shì诫jiè多duō言yán,言yán多duō必bì失shī。

  勿Wù恃shì势shì力lì而ér凌línɡ逼bī孤ɡū寡ɡuǎ;毋wú贪tān口kǒu腹fù而ér恣zī杀shā牲shēnɡ禽qín。

  乖Guāi僻pì自zì是shì,悔huǐ误wù必bì多duō;颓tuí惰duò自zì甘ɡān,家jiā道dào难nán成chénɡ。

  狎Xiá昵nì恶è少shǎo,久jiǔ必bì受shòu其qí累lèi;屈qū志zhì老lǎo成chénɡ,急jí则zé可kě相xiānɡ依yī。

  轻Qīnɡ听tīnɡ发fā言yán,安ān知zhī非fēi人rén之zhī谮zèn愬sù,当dānɡ忍rěn耐nài三sān思sī;因yīn事shì相xiànɡ争zhēnɡ,焉yān知zhī非fēi我wǒ之zhī不bù是shi,须xū平pínɡ心xīn暗àn想xiǎnɡ。

  施Shī惠huì无wú念niàn,受shòu恩ēn莫mò忘wànɡ。凡Fán事shì当dānɡ留liú余yú地dì,得dé意yì不bù宜yí再zài往wǎnɡ。

  人Rén有yǒu喜xǐ庆qìnɡ,不bù可kě生shēnɡ妒dù忌jì心xīn;人rén有yǒu祸huò患huàn,不bù可kě生shēnɡ喜xǐ幸xìnɡ心xīn。

  善Shàn欲yù人rén见jiàn,不bù是shi真zhēn善shàn;恶è恐kǒnɡ人rén知zhī,便biàn是shì大dà恶è。

  见Jiàn色sè而ér起qǐ淫yín心xīn,报bào在zài妻qī女nǚ;匿nì怨yuàn而ér用yònɡ暗àn箭jiàn,祸huò延yán子zǐ孙sūn。

  家Jiā门mén和hé顺shùn,虽suī饔yōnɡ飧sūn不bù济jì,亦yì有yǒu余yú欢huān;国ɡuó课kè早zǎo完wán,即jí囊nánɡ橐tuó无wú余yú,自zì得dé至zhì乐lè。

  读Dú书shū志zhì在zài圣shènɡ贤xián,非fēi徒tú科kē第dì;为wéi官ɡuān心xīn存cún君jūn国ɡuó,岂qǐ计jì身shēn家jiā。

  守Shǒu分fèn安ān命mìnɡ,顺shùn时shí听tīnɡ天tiān。为Wéi人rén若ruò此cǐ,庶shù乎hū近jìn焉yān。


  《朱子家训》亦称《朱柏庐治家格言》,简称《治家格言》。

  作者朱柏庐(1617-1688)名用纯字致一是明末清初江苏昆山人,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康熙曾多次征召,然均为先生所拒绝。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劝言》、《耻耕堂诗文集》和《愧纳集》。

  读朱子治家格言有感

  [读朱子治家格言有感]这是我迄今为止读的唯一的一部治家格言,读朱子治家格言有感。初读时就觉得朱子的思想迥异于现代人,当细细品读真正走近先贤时,才感悟到圣贤的智慧与伟大。此格言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作息、饮食作客、用具、交友等诸多方面,是如何做人的行为规范,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很衡定在了道德水准较高的基础上。朱子是儒(理)学大师,自然就把他的思想写进了家训。勤俭、尊卑、宽容、孝道、顺时听天等理念蕴含其中,施惠勿念、不生妒嫉、忍耐三思等美德洋溢字间。读尽格言,未发现一点让子孙光宗耀祖、添产置业的想法,有的却是谆谆的教诲和告诫。朱子对子孙的爱,是大爱是真爱,爱在了根本。人生在世德为先,有德的人福寿才会绵长,有德的家庭,才会人财兴旺。无德之人,与人为恶、造业甚多、不会久常。倘若我们能按照朱子的家训去规正自己一言一行,那么人心就会向善,家庭一定和睦,社会才能和谐。当今社会,很多人的本性丧于世俗、良知失之贪婪。尔虞我诈,强取名利成为了“时尚”,宽容,友爱的理念荡然无存,贪婪和欲望把人变得疯狂。如果这种状况不能改变任其发展,我们社会的未来将是怎样的丑陋不堪啊。我们不妨霸气的与朱氏子孙分享朱子留给后人的那份真爱,让她在心灵安家,让她融入生命,让这爱的阳光温暖每一个人,并使之成为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力量,以此带动道德的回升,复兴传统文化,诚若如此,我想朱老夫子绝不会对我们的无理稍有愠色,反而大加赞赏,因为这正是他殷切期望的,读后感《读朱子治家格言有感》。如果此治家格言能够成为人类的行为指南,那么我们的生命即使不能像群星那样熠熠生辉,也会偶有光明闪烁。伟哉,朱子。我由衷地感谢您,感谢您对后人满怀希望的忠告,感谢您告诉了我们怎样做人。附:《朱子治家格言》全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施恩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相关专题:尚无数据〔读朱子治家格言有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曾国藩家训16字原文

  导读:曾国藩家训,曾国藩家训全文。曾国藩的遗嘱对其子孙后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其子曾纪泽在曾国藩死后才承荫出仕,从事外交;曾纪鸿一生钻研数学;孙子曾广钧中进士后,终老翰林;曾孙、玄孙辈中大都出国留学,曾氏后代子孙没有一个加入到行伍之列,甚至也极少有人出仕。曾家后裔恪遵先祖遗言,远离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政界、军界,洁身自好,大隐于世,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遗愿。

  曾国藩家训:三个地方看一个家庭的兴败

  曾国藩家训第一看:

  看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

  曾国藩家训第二看:

  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

  曾国藩家训第三看:

  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

  畅游史海,可以看到"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而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家训里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曾国藩家训四条遗嘱:

  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

  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以行善除恶,这是自己的表现。内心是不是自欺,别人无从知道。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天,下无疚于心,所谓养心一定要清心寡欲。所以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不感到愧疚,可以面对天地,和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

  人假如没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这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

  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健

  在内专一纯净,在外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工夫;出门如同看见贵宾,对待百姓像行大祭祀一样崇敬,这是敬的气象;自我修养以让百姓平安,忠实恭顺而使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验。聪明智慧,都是从这些敬中产生的。

  庄重宁静则一天比一天强,安闲敬纵则越来越懒惰,都是自然的征兆验效。如果不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不敢懈怠,那么身体的强健,还有什么令人怀疑的呢?

  三是追求仁爱则人高兴

  读书学习,粗浅地知道了大义所在,就有使后知后觉的人觉悟起来的责任。孔子教育人,莫大于求仁,而其中最要紧的,莫过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这几句话。人有谁不愿意自立自达,如果能够使人自立自达,就可以和万物争辉了。人有不高高兴兴地归附的吗?

  四是参加劳动则鬼神也敬重

  如果一个人每天穿的衣服吃的饮食,与他每天所做的事所出的力相当,则看到的人会赞同他,鬼神也会加以称许,认为他是自食其力的人。倘若农夫织妇终年勤劳,才能收获数担粮食数尺布,而富贵人家终日安逸享乐,不做一事,却每餐必是美味佳肴,穿必锦衣绣袍,高枕而眠,一呼百应,这是天下最不幸的事,鬼神也是不赞同的。这样怎么能长久呢?古代的圣君贤相,无时无刻不以勤劳自勉,为自己打算,则必须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在困境中奋力前行,殚心竭虑,而后可以增加智慧增长见识。

  曾国藩家训:曾国藩不愿子孙为大官

  如何治家,历来是人们议论甚多的一个话题。家训,对于今人来说,是个比较专业的说法。但在古时,却是常用词,因为“人必有家,家必有训”。家训指家庭或家族内部父祖辈对子孙后代的垂诫、训示,更是儒家知识分子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教育后辈的家庭教育读物。古人家风的形成,更多靠的是长辈与子孙的身体力行,而不是背诵“家训”。

  曾国藩(曾国藩家训)如何教育“官二代”

  晚清名臣曾国藩对后代的教育也相当重视。咸丰六年(1856年)九月二十九日,他写信给九岁的儿子曾纪鸿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教育九岁的儿子要成为“读书明理之君子”,这样的期许较之一般的俭朴教育显得境界更高。

  而后,曾大人直接教育儿子如何做:“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也。”读书与做人,实质是相容并包的。通观曾国藩的一生,其言传身教对于曾氏家族的儿孙成才,以及家族可持续发展都奠定了扎实基础,值得今人借鉴。

  《曾国藩家书》在线阅读

  诸葛亮曾经写过两封《诫子书》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许多诫子文书,如曹操《戒子植》、曹丕《诫子》、嵇康《家诫》、诸葛亮《诫子书》、羊祜《诫子书》等都是教育子孙的文书。最典型者当数诸葛亮的《诫子书》。诸葛亮曾经写过两封《诫子书》,其一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

  他的另篇《诫子书》说:“夫酒之设,合礼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主意未殚,宾有余倦,可以至醉,无致迷乱。”

  这句话是说:摆设酒宴,目的在于合乎礼节和沟通感情,以适应身体和心性的需要为度,尽到礼节便可退出,这就达到和谐的极点了。当主人兴致未尽,客人略有倦意的时候,可以饮酒至醉,但不可到昏迷错乱的程度。这是诸葛亮在具体事情上对子女的训诫。

  有人认为,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在他死时才8岁,而上述两封《诫子书》所言内容,不像是对儿童讲话,因而怀疑其系后人伪造。但是,如果我们考虑到诸葛乔过继给诸葛亮为嗣子这件事,就不会对上述两封《诫子书》有怀疑。


  陶侃退腌鱼

  东晋名臣陶侃出身贫寒,年轻时做过县吏,曾利用职务之便给母亲湛氏送去一罐腌鱼。湛氏不肯吃,还责备陶侃说:“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

  谢安侄子谢玄,年轻的时候喜欢佩戴紫罗香囊,谢安怕他玩物丧志,“因戏赌取,即焚之”,用这种行为加以教育,自此谢玄停止了佩戴香囊。谢安兄子谢朗,“善言玄理,文义艳发”,小时候一次大病初愈后,在叔父谢安处与僧人支遁谈玄,论争得十分激烈。

  谢安寡居多年的嫂嫂王氏担心儿子过度劳累伤身,两次派人叫谢朗回去。谢安总舍不得让谢朗走,想让他们论出个结果。王氏只好亲自跑到谢安家,说:“新妇少遭艰难,一生所寄惟在此儿”,哭着把谢朗拽走。谢安对支遁说:“家嫂辞情慷慨,恨不使朝士见之。”(《晋书》卷79《谢安传》)表示了对嫂嫂行为的理解和尊重。这两件事反映了谢氏家族重教育、讲礼节的门风。

  张绪因势利导儿子

  南齐人张绪之子张充“不持操行,好逸游”。

  一次张绪请假回家,刚到西城郭,便看见儿子到郊外打猎,“左手臂鹰,右手牵狗”。张充也看到父亲的船驶来,便放下猎鹰和猎狗,在岸边拜见。张绪没有责备他,而是一语双关地问:“一身两役,无乃劳乎?”张充面有愧色,回答:“充闻三十而立,今二十九矣,请至来岁而敬易之。”张绪便鼓励他说:“过而能改,颜氏子有焉。”

  果然,第二年张充便修身养性,刻苦攻读,后与从叔张稷同有名望。

  曾国藩家训:郦波谈曾国藩家训

  作为国内首位文牍学博士后,郦波一直在课堂上向学生宣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百家讲坛也曾给他提供过更大的讲台。那么,这一次为什么选择了曾国藩家训?

  尽管郦波很早就阅读《曾国藩家训》,且常读常新,多有收获,但这次在百家讲坛评说曾国藩家训,最根本的动力是对教育现状的某种忧虑。

  “公众对教育现状的批评比较多,特别是对高分低能的一些现象很不满意。其实精神境界低更可怕。”郦波认为,当下教育有三大块缺失:一是大众教育缺失,更多的是精英教育、象牙塔教育,教育资源集中且失衡,尤其以中小学最为严重;二是精神教育缺失,素质教育提得很多,但是更侧重能力和技术;三是家庭教育缺失,把孩子推到学校,其实家长才是孩子人生路上第一位老师。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郦波认为,孔子之所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第一位教育家,是因为他将贵族教育引向平民教育、大众教育。“孔子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教改课程家,他把礼、乐、书、数、射、御‘小六艺’,推广为‘大六艺’,即《礼》、《乐》、《书》、《诗》、《易》、《春秋》。《礼》相当于思想道德与公共关系学;《乐》包括所有的优美音乐,是艺术修养学;《书》是尚书,是先王经典,相当于经典作品导读;《诗》是诗经,相当于文学;《易》是宗教,本质是哲学;《春秋》是历史学。”

  “中国的父母总想着要给孩子最好的东西,最好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情感,现在中国文化教育土壤贫瘠,家庭教育缺失,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从家庭教育入手,培养情感。”郦波说。

  在传统的儒家教育中,首先是家庭教育。中国人自古注重庭训家教,历史上的名臣大儒如宋朝的司马光、欧阳修、朱熹;明朝的王夫之及清朝的郑板桥、曾国藩等等,都留有家训。在这些历朝历代的著名家训家规中,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与美德才得以流传。

  郦波曾试图讲颜之推家训,但对于大众来说,颜之推显然不如曾国藩影响大。平常治学养成的习惯,就是做任何课题之前,尽可能地收集研究对象所有的相关内容,这次讲曾国藩,郦波更是集思广议。历史上关于曾国藩的争议很大,学术界认可曾国藩,认为他挽救了儒家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是汉文化的核心,冯友兰认为曾国藩是挽救了汉文化,是大功臣,可是他另一个身份是汉奸,帮助晚清镇压太平天国。章太炎最恨曾国藩,认为曾国藩是奴才。梁启超编过《曾国藩嘉言钞》,蔡锷编过《曾胡治兵语录》,蒋介石则把《曾能治兵语录》作为黄浦军校教材。1945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曾经把《曾胡治兵语录》出成白话解。郦波说,当时的国共两党都拿曾国藩家训中的思想精华作为治兵方法或作为教材。可见这一最受争议的人物,曾国藩家训却最得到一致认可。

  在通览了曾国藩的相关图书之后,郦波发现,这些书基本上是编选本,即使是评点解读,其面对的也是有一定接受能力和基础的读者。因此,他在讲解的时候,注重了面对普通大众阅读的情节性和故事性。但恰恰是这一点,引来不同的看法。

  有人说,郦波在《百家讲坛》上讲的曾国藩,太通俗,不深刻。郦波解释说,那是大众平台上,作为教师,他不能不考虑大众的接受能力,否则自说自话没意义。这是大家的课堂。他的讲解,总是从一段故事入手。“故事是学术的一种。最早的文学比如希腊神话,就是故事,每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就是靠故事完成的。说我是讲故事,讲得浅显,我不认为是贬低,而是最大的奖赏。”

  郦波说,近年来,家教图书受到读者重视,诸如《哈佛女孩》等畅销书动辄销售上百万册,但是鲜有类似的成功案例,就是因为“哈佛女孩”只是个案,并没有在教育规律上进行把握总结,也没有建立在系统的文化基础上,不见得适合所有孩子。而《曾国潘家训》在传统文化上有深厚的传承和积淀,既是个案,又有普适性。

  郦波生活中最大的爱好是上课,上课最大的内容则是生活。他深爱着三尺讲坛,想方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用音乐,用古诗。上课前,他会从一首诗讲起,遒劲潇洒的硬笔书法落在黑板上,繁体竖版的诗句很快将学生带入古典文学的意境中。从诗里破解疑问,这是郦波讲课的小技巧,他也乐于陶醉其中。他喜欢读经典,读得最多的老子、庄子、唐宋八大家,又很复古,学的是古典文学,爱的是京剧,又喜欢着长衫,吹洞箫,打打太极拳,写写汉字——他尚不敢称其为书法。他崇尚汉字,因为汉字就是汉文明,华夏文明之所以没有断裂,原因就在于汉字的凝聚力强大,支撑了汉文化的传承。

  郦波是如此投入于每一个靠近的历史人物。讲张居正时,除了大量阅读张居正的图书,还跑到湖北荆州张居正的故居实地揣摩,直到感觉张居正的形象在心中鲜活地浮现,有讲他的冲动;他给学生讲《孔子的眼泪》,反复阅读体味孔子,以至于梦见孔子边哭边唱,醒来便把哭的调子记下来。孔子临终前见到子贡,哭问“汝来何其迟也?”他解释说,“孔子的眼泪”不是哭自己,而是着眼在他人,看到不是生死,看到的是理之不存,乐之将崩,他的理想谁来实现?谁能兼济天下?这样有诗意的题目,后来被改成《孔子的教育观》。

  2003年,郦波带的第一届学生毕业,他赠诗相送:“……很多年后,没有了我,也没有了你。我们都在苍穹里,心情都在浩瀚里。精神,是存在的乐趣……”诗的原句记不清了,但他记着诗的意境,他希望追求永恒的东西,那就是情感、精神、思想。

2022-12-05


上一篇:真爱格言 彼此真爱的格言

下一篇:幸福格言 幸福的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