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辨的名言 分辨是非的名言118

  是李开复说的:“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放弃了不该放弃的东西,或者是固执地坚持不该坚持的。所以,要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关于辨别的作文素材以及名人名言~急求~

  同学,你是东昌的吧……找了N久

  你就先写一句:学会辨别就是不盲从。然后自选以下材料:

  【名言】

  1、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子)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

  3、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4、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5、“凡有真知灼见的人,无论社会如何腐化,政治如何不良,他必独行其是。(竺可桢)

  6、要想成为真正的‘人’,必须先是个不盲从因袭的人。你心灵的完整性是不可侵犯的…….当我们放弃自己的立场,而想用别人的观点去看一件事的时候,错误便造成了(《人性的弱点》)

  【感悟】

  1、盲从会让我们丧失生命财产;

  2、盲从会断送我们的前途;

  3、盲从会阻碍科技发展,人类进步。

  4、理性可以使我们正确消费,节省财产;

  5、理性可以使我们正确投资,获得收益;

  6、理性可以使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7、理性可以推动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8、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让人理性;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会让人盲从;

  9、内心世界丰富让人理性;精神空虚,缺乏爱会让人盲从;

  10、用知识武装自己让人理性;没有知识,愚昧会让人盲从;

  11、有坚定的信念让人理性;没有坚定的信念会让人盲从;

  12、有勇气挑战权让人不盲从;没有勇气会让人盲从;

  13、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让人理性;人云亦云让人盲从;

  14、具有怀疑精神让人理性;一味听信让人盲从。

  【典型事例】

  1、非典面前的不盲从: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理性不盲从,这是非典时期广州人紧张不慌张心态的基础。2003年春节前后,广州对非典的恐慌达到了高潮。在记者会上,钟南山院士以其人格担保,呼吁市民保持理性。那句流传甚广的“非典可防、可治”通过媒体传播开去,迅速稳定了民情人心。与其说人们相信钟南山,还不如说是相信科学能够最终战胜非典病魔。

  2、爱国方面的不盲从:最近的“家乐福事件”引起了一些爱国青年用极端的行径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懑,但是,这种不文明的行为不但无益于提升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文明形象,而且还损害了我们的大国风范,更是中了西方反华势力的诡计:将我国民众的爱国热情引向非文明、非理性的方向发展,从而扰乱中国社会秩序,破坏奥运会前社会的和谐,并最终达到遏制中国走向大国复兴的丑恶目的。因此,我们惟有理性而不盲从,笃定而不冲动,我们才能冷静地对待问题;惟有文明而不粗暴,守礼而不极端,我们才能心怀宽容、面带微笑地向世界敞开怀抱。

  3思想上的不盲从:一天,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课堂上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很快便举手回答说“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位学生身旁走过,并要求大家仔细地闻一闻,空气中是否有苹果的的香味?这时已经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复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外,其余的学生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问那位没有举手的学生说:“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吗?”那位学生肯定的回答:“我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这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现在的学生也一样,人云亦云的还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许多教育家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大力提倡“不盲从”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及创造能力。

  4、面对新闻不盲从:2007年10月12日,一组新近拍摄的野生华南虎照片成为媒体聚焦的中心。照片拍摄者周正龙也在一夜间,从陕西省镇坪县山区的一位普通农民变成万众关注的新闻人物。这组照片的重大意义,在于发现了已宣告绝迹20多年的野生华南虎。然而始料未及,正当人们为野生华南虎的现身兴奋不已时,质疑声却从网络汹涌而起。最后,经过鉴定,华南虎的照片属于作假。

  5、科学上不盲从:(1)1966年,丁肇中重做了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个实验,那就是测量电子的半径。丁肇中得到的实验结果与理论物理学家推导出的理论相符合,因为早在1948年,理论物理学家根据量子电动力学的理论,得出电子是没有的体积的结论。但是到了1964年,实验物理学家经过实验得到电子半径为10—13厘米实验结果。随后,多个物理学家同样得到电子半径为10—13厘米实验结果,即得出了实验与理论不相符合的结论。1966年,丁肇中重做这个实验,证明以前那些科学家做的实验结果都错了。后来丁肇中总结这个故事得出的体会是“做实验物理,不要盲从专家的结论”。

  (2)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走。法布尔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20厘米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们还是不停地坚忍地团团转。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终于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死去。法布尔在实验笔记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在这么多毛毛虫中,其实只要有一只稍与众不同,便立刻会避免死亡的命运。

  6、对于传闻不可盲从: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井就出去取水灌溉,常常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的家里打了井,他告诉别人说:“我打井得一人。”有的人听了他的话然后转述道:“丁氏打井得一人。”国人谈论这件事,这件事传到了宋国的国君那。宋过国王人去问姓丁的。姓丁回答说:“得一个人使用,不是在井里得到一个人。”

  世上所传奇闻怪事很多,但听到的任何传闻,都应该认真地考察一下,看它在道理上是否讲得通。要谨言慎听,不要盲从。

  关于分清是非的名言

  1、是非明而后可以施赏罚。——王安石

  2、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黄宗羲

  3、天下之是非,自当听之天下。——顾宪成

  4、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让之;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史典

  5、眼前得失等云烟,身后是非悬日月。——陈恭尹

  6、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能,就能明辨是非的人。——王小波

  7、真正的君子知道,自己的见解受所处环境左右,未必是公平的;所以他觉得明辨是非是难的。——王小波

  8、智慧首先教人们辨别是非。——玉外纳

  9、事在是非,公无远近。——张九龄

  10、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冯梦龙

  11、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朱熹

  12、千古艰难小生死,万代权衡大是非。——宋振庭

  13、宁肯孑然而自豪地独守信念,也莫不辨是非地随波逐流。——查·丘吉尔

  14、目前之耳且可涂,身后之是非难罔。——张廷玉

  15、假设善恶是可以判断的,那么明辨是非的前提就是发展智力,增广见识。——王小波

  关于要比较真伪的名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古语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红楼梦》

  “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

  “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文·为政》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庄子·人世间》

  “故君子者,信矣,而亦欲人之信己也”;“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荣辱》

  “贪官者,民贼也;奸商者,民蠹也;豪强者,民之虎狼也;其或以知(智)欺愚,恃强凌弱,欺人孤寡,谋人财产,此皆不义之财也;不义之财,理无久享,不极在自身,亦极在儿孙。不义之财,人人皆得而取之。故曰:‘做阿宝者’,非‘千’(骗)了,顺天之罚而已。”

  ——“江相派”:《骗经》之《阿宝篇》

  “《兵法》有云:‘兵不厌诈。’在三十六种计策中,骗计以各种形式和内容表现为19计。如:瞒天过海计,借刀杀人计,声东击西计,无中生有计,暗度陈仓计,笑里藏刀计,李代桃僵计,调虎离山计,欲擒故纵计,抛砖引玉计,金蝉脱壳计,假道伐虢计,偷梁换柱计,假疾不癫计,上屋抽梯计,树上开花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

  ——陈弓编:《三十六计》(秘本兵法)

  关于独立判断的名言警句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屈原《九章·橘颂》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

  宁可没有主意,也不要虚妄的主意。——(美国思想家)杰弗逊

  我们都是如此见识短浅,以致总以为自己是正确的;因此我们可以设想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他不但犯错误,而且是闻过则喜。——(德国诗人)歌德

  所有的颜色你是数不过来的,但是应该会分辨它们。——(前苏联作家)阿·巴巴耶娃

  在判断之前,应当消除内心的成见。——(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

  关于分辨清楚不一定好的名言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塞涅卡

2020-09-16


上一篇:扫墓的名言 关于扫墓的名言

下一篇:窗子的名言 关于窗子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