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明哲保身之策242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成语早已深入人心。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燕策二》,讲述了一个关于两只鹬鸟和一只蚌的故事。鹬鸟贪嘴想吃蚌肉,而蚌则用自己的贝壳紧紧地钳住鹬鸟的嘴。鹬鸟和蚌僵持不下,不肯松口,最后鹬鸟和蚌都筋疲力尽而死。这时,一只渔翁路过,轻而易举地将鹬鸟和蚌都收入囊中。

这个故事深刻地揭示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道理:當兩個勢力相互爭鬥時,往往會兩敗俱傷,為第三者創造可趁之機。在現實生活中,這種現象也時有發生。在競爭激烈的商場上,兩家公司為了爭奪市場份額而大打價格戰,最終導致兩敗俱傷,讓其他競爭對手漁翁得利。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兩個國家為了爭奪領土或資源而大打出手,最終導致兩敗俱傷,讓其他國家漁翁得利。因此,"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成語告誡我們,在面對爭鬥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明哲保身,避免捲入無謂的紛爭,以免落得兩敗俱傷的結局。

明哲保身,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種消極避世的處世哲學思想。這種思想認為,明智的人應該看清社會的黑暗和險惡,避免捲入不必要的紛爭和是非,從而保全自身。在戰亂頻仍、社會動盪的時代,明哲保身是一種無奈之舉。然而,在和平穩定的時代,明哲保身卻可能是一種消極避世的表現。因為,如果所有人都明哲保身,不願為社會做出貢獻,那麼社會將會停滯不前,甚至倒退。因此,在明哲保身和積極進取之間,需要找到一個適當的平衡點。當面對是非爭鬥時,我們應該明哲保身,避免捲入無謂的紛爭;但當面對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時,我們應該積極進取,不畏艱險。

在中國古代,有許多明哲保身的例子。例如,東漢末年的隱士陶淵明,不願出仕為官,而是歸隱田園,悠然自得。唐朝詩人李白,厭倦了官場的紛紛擾擾,辭官歸隱,浪跡天涯。這些人都是明哲保身的高手,他們看清了社會的黑暗和險惡,不願同流合污,從而保全自身。然而,也有許多人不願意明哲保身,而是積極進取,為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例如,孔子周遊列國,宣揚仁義道德;屈原投江殉國,以身諫君;李白仗劍走天涯,激勵後世。這些人都是積極進取的楷模,他們不畏艱險,勇於獻身,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成語告誡我們,在面對爭鬥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明哲保身,避免捲入無謂的紛爭。然而,明哲保身並不等於消極避世,當面對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時,我們應該積極進取,不畏艱險。在明哲保身和積極進取之間,需要找到一個適當的平衡點,既要避免捲入無謂的紛爭,又要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

2024-11-18


上一篇:成语“抱冰公事”的妙用

下一篇:高中成语造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