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的名言 雅克拉康名言182

  拉康认为潜意识具有类似语言的结构。他将潜意识与语言统一起来:(1)用能指/所指代替Freud的“物的呈现”(thing-presentation)/“词的呈现”(word-resentation)(2)以语言学的隐喻和换喻机制代替潜意识的活动规律(3)潜意识可比拟于语言的话语或文本,其组成规律与语言规则(如隐喻和换喻等)类似。他认为潜意识是“他者”的话语。潜意识是我自己的他者。他提出两种言语类型:(1)空体言语(emptyspeech):接受自我秩序,并对他人(other)——想象的对手——对话,通过他人主体被异化。

  (2)实体言语(fullspeech):对他者(Other)讲话,它超越了自我所遵循的语言,实的言语的主体即潜意识的主体——他者

  当主体真正向着其潜意识中的他者讲话时,其言语对精神分析者、对其本人才是有意义的,这种言语才是有意义的言语。

  拉康的三界学说又称为主体三层结构说:

  1.想象界

  (1)产生于镜像阶段,并继续发展进入成人主体与他人的关系之中,即发展至象征界与之共存。包括“幻想”和“意象(映象)”,“意象”就是潜意识的映象,它调整主体理解他人的方式。

  (2)“想象”既可指映象世界,也可用作指称一种“误认”性质。想象秩序既是个特定的时刻或阶段(某种自恋式认同),也是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主体内部(intrasubject)表为主题对自我的自恋关系;在主体之间(intersubject)表为主体间的相似关系。

  (3)自我产生于镜像阶段,它沿着虚构的方向发展起来,因而自我就是一种意象。(婴儿的自我技能是自我的理想,它属于想象的秩序)。在精神分析治疗中,关键不是不让患者夫妻自己的意象,或为他人重塑一个更好的意象,而是设法使之认识其意象。

  (4)想象界是人的个体生活或人的主观性的领域,它在主体的个体历史的基础上形成,是我们的文化环境使个体形成其特征的所有的一切,它不受现实原则支配,而遵循视觉的或虚幻的逻辑,它是“妄想功能”、不现实的幻想综合。它是个体保持平衡、进行自我防御(egodefense)的手段。它既是一个阶段又是个过程;象征界对它有组织和指向作用。

  2.象征界

  (1)象征界含三类秩序的象征现象:

  ①逻辑—数学

  ②语言

  ③社会与文化

  它是由想象的主体向真实的主体的过渡。幼儿在象征界获得主体性(随语言的获得,意识到自我、他者与外界的区别;通过言语活动表达其欲望和情感)

  (2)语言是先于主体的存在。主体的确立过程即是掌握语言的过程,它逐渐将儿童引进:“社会文化关系之中。人类主体通过语言形成,主体是言语/面对语言的主体。言语活动的报纸特征即对话性,包括说者与听者。言语不仅是信息的综合体,而且在说者与听者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

  (3)儿童必须通过自己对语言的掌握,才能将自己投入语言交际的网络(network),才能获得“我”概念。“我”是个人身份的一种标志,它证明自身主体性的确立,其前提是“你”“他”存在。

  (4)进入象征秩序,人体自身也被语言异化了。语言的三种异化结果:

  ①个体自己的符号化

  ②作为说话主体的“我”和句子中作为主语的“我”的分裂

  ③潜意识经验秩序的产生

  语言的介入,等于消灭了自身与自身之间的直接关系,而在语言中建立了一个理想的“我”。主体将自己从语言中分离出来,这一分离过程同时也是潜意识的形成过程。

  3.实在界

  (1)实在界定义得很模糊,因它是绝对阻抗象征性的。

  (2)它不属于言语活动,故是难以表达、不可言说的。它似乎是超越主体之外的一个领域,不同于客观现实,它是种脱离语言的主观现实。它处于知的彼岸,在精神分析会谈中也几乎察觉不到。

  (3)它起着一种十分特殊的作用,即产生欲望对象。实在界是欲望的来源,它是永远在场(atpresence)的或永远“在这里”。它是种生活机能,是主体支配不了的一种活动。它类似于Id,是本能欲望的范畴。

  谁能用通俗的话解释一下拉康的“他者欲望”?谢谢

  拉康认为所有自己的欲望都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欲望。

  伪欲望理论是拉康哲学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拉康否定了弗洛伊德的生理主义的欲望概念,提出了独特的需要——需求——欲望的分层理论,拉康特别突出了一种以无为对象的不可能的欲望。同时,拉康提出的大写他者的欲望逻辑是阉割式的不可能,这却是欲望最真的内驱力。人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因此,个人主体之“要”永远是伪“我要”。

  在拉康理论中,为什么说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

  要真正理解拉康这句箴言,必须首先理解为何拉康说“无意识具有语言的结构”以及无意识话语具有何种结构.既然无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话语,进而我们必然要追问无意识是谁的话语,为此必须理解精神分析的一个基本发现:主体的异化与分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拉康的另一句箴言:“人的欲望就是大他者的欲望”.然而何为大他者?就“超我就是一个命令”而言,大他者就是超我,而且作为超我的大他者本质上是“淫秽的”.

  卡夫卡 的《饥饿艺术家》中卡夫卡的人物形象分析 急急急呀!!!!...

  作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卡夫卡的小说一直都是学界研究讨论的焦点。无论是现实主义文学批评家、现代主义理论批评家还是当代前卫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都能从他的作品中找寻出大量的文本因素来为其理论作支撑。而作品的价值,也正是通过对它进行包括作家生平读解、社会学读解及叙事学读解和解构性读解等跨越时代和意识形态背景的多重阐释后才渐渐显现的。从中我们能够深切地体会到他的小说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不仅植根于卡夫卡对于人性和世界图景的洞察,也来自它的文体和形式的新奇。的确,《饥饿艺术家》最为完美地展示了卡夫卡小说的写作技艺:一种不断翻转、在众多可能性之间不断滑动和制造反讽的艺术。《饥饿艺术家》就是这样一篇“卡夫卡式”的小说,它像卡夫卡抛出的一枚至今没有停稳的骰子,让我们目眩神迷。和《审判》、《城堡》等未完成的长篇小说相比,完整的《饥饿艺术家》之重要性显得尤其突出。

  复杂的形象——多义的艺术家

  《饥饿艺术家》以五千多字的短小篇幅,用奇异的笔调讲述了一个荒诞不羁但又充满现实意味的故事:主人公“饥饿艺术家”以在兽笼表演饥饿为生,并以这样的表演招徕大批观众。渐渐他对自己的表演产生了荣誉感,从没有自觉自愿离开过兽笼,还为别人不给他机会成为“空前伟大的饥饿艺术家”而深感苦恼。观众心满意足,“只有饥饿艺术家不满意,总是他一个人不满意”。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位备受观众喝彩的饥饿艺术家发现自己被人们抛弃了,观众不再对所谓的“饥饿艺术”感兴趣。他只好“屈尊”加入一个马戏团,他的表演也成了一个次要节目。他不合时宜地仍想表现饥饿表演,想真正做到让世界为之震惊,可观众对马戏团的黑豹更感兴趣。他被人们忘却了,最后连同烂草一起被悄无声息地埋掉。临死前,饥饿艺术家才有所表白,他觉得他“只能挨饿”,因为他“找不到适合自己胃口的食物”,假如他能找到适合的食物就不会“惊动视听”,而像所有其他人那样“吃得饱饱的”。

  美国文艺理论家R·W·斯托尔曼在《饥饿艺术家》一文中从三个不同的层次来理解主人公及小说的含义:社会学的、宗教的和形而上学的。首先“绝食艺人在笼中的困境代表了艺术家在现代世界中的困境:与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格格不入。从这个角度来阅读,《饥饿艺术家》是一个社会的寓言。……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示,就是艺术家和社会的分离”。从宗教的角度看,“我们也可以把绝食艺人看作一个神秘主义的代表者,一个圣人,或者一个神父。……故事便以历史的观点讽喻了宗教的困境。……用宗教术语来表示,就是神和人的分离,灵与肉的分离。”从形而上学的角度看,“绝食艺人代表精神,作为精神存在的人,豹相应地代表物质,人的动物性。……用形而上学的术语来表示,就是精神与物质的分离。”与三个层面对作品的理解相对应,饥饿艺术家似乎也隐含了创作者的三个身份——即作为现代人、犹太人和艺术家的卡夫卡。犹太人对民族宗教的虔诚、现代人对发达工业社会的赞美和艺术家对自我实现的推崇在卡夫卡身上不再凸显,取而代之的,是拥有着三种身份的卡夫卡对自我身份与作为普世的人的生存状况的痛苦思索和不懈追问。现代语境下,看似为艺术而“殉道”的饥饿艺术家不再拥有圣徒的圣洁光环。如斯托尔曼所说,从宗教的、形而上学的以及审美上来解读饥饿艺术家之死的意义,包括了以下两点:“(1)耶稣真的死了,后文艺复兴时期的世界已经把信仰的行动从现实中摒除了。(2)对神秘主义者和艺术家说来,复活是不存在的,因为今天不承认精神,只承认物质。我们还看到,甚至垂死的神秘主义者也承认了这种物质对精神的胜利,他最终仍是一个怀疑主义者和失败主义者。”目的是难以实现的,但放弃它又是不可能的——饥饿艺人一心要把他的饥饿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可“忍饥挨饿”的时间越长,离生理极限也就越近,他在艺术上要达到高峰,则他的肉体必同时毁灭,这是他自相矛盾的理想追求。法国批评家罗杰·加洛蒂在《论无边的现实主义》一书中也谈到卡夫卡与他身上带有的犹太民族性之间产生的矛盾:“作为犹太人,与犹太人社会割裂的犹太人,怀念这种社会,始终在信仰和他的否定之间左右为难的犹太人,他由于不可克服的特性而经受着最痛苦的孤独。他丧失了一切根基:他为‘没有土地、缺乏法的气氛’而痛苦。”一直以来,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让人们相信,饥饿艺术家是卡夫卡在作品中的映射:病逝前一个月,卡夫卡曾在病榻上艰难地校对这篇小说的清样,并在读完之后“泪流满面”。艺术家的悲惨遭遇似乎象征着现实中卡夫卡面对严酷的社会压力不断躲藏自己、隐蔽自己。但透过眼泪,我们能读到的更有卡夫卡对人类社会二元对立难以调和的哀叹与被困在现代社会的悖谬陷阱中无法自拔而神伤。

  强调了纯粹的精神无法战胜“罪恶”的物质,“去神圣化”的艺术家同时又是卡夫卡对身份认同的严肃反思。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开启了以主体为中心的启蒙身份认同的路线图,即从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精神,直到绝对精神。他认为,自我意识发展依赖另一自我意识,两者结为一种主/仆关系。如果说艺术家想通过绝食来超越对物质的依赖达到绝对精神状态,战胜异化危险实现与世界合一梦想的话,那他始终无法逃脱的,却是整个社会力量控制下无数无形之手的拉扯与纠缠;虽然不要直接面对紧张的异己力量给生存带来的压力,也不需服从权威与统治力量的意志,但是他却已陷入了无边的“焦虑”。小说中,没有人相信艺术家真正能彻底禁食,还将艺术家为表明自己清白的歌声视作其偷吃手段非同一般的表现。这让艺术家感到无比痛苦。悲剧色彩与反讽特征的共生共存强化了小说的荒诞性,也表现了卡夫卡对人内心最高的真实的更深一层探索。弗洛伊德认为,启蒙哲学以来以主体为中心的自我认同在这个价值理性不断恶化,工具理性泛滥的现代社会中力所不逮,“自我不再是认同中心,而是一个承受矛盾冲突的心理界面;在那里,社会约束力与本我的力比多相持不下,争斗不止。”艺术家生理上近乎自虐的行为来源于其心理的“受虐”需求,心理上的“受虐”需求又是观众对其喝彩或鄙夷中施加于其身的;只有在无数粗暴目光的投射与侵犯中,艺术家才能获得他梦寐以求的“荣誉”和“自尊”。久而久之,等到畸形发展的心理彻底定型后,被赋予的“主体”地位和虚假的客体合而为一,那么,观众“看”的兴趣的丧失也就意味着主体地位的丧失和客体属性的瓦解,而正如上文所述,视精神地位超越一切的艺术家是无法,也无力承担这种比剥夺生命还要残忍的双重形象坍塌的。为了能达到艺术家的境界,或者说,为了继续实践艺术家的名号,他只好借自欺来满足自己,用自己对观众的反应来“证明”观众正注视着自己。如拉康的名言所说,一个认为自己是国王的普通人是疯子,一个认为自己是国王的国王也仍然是疯子。艺术家与观众、艺术家与自我的双重矛盾缢死了他。那么,卡夫卡想问的是,这样的艺术是否是值得的?这样的艺术家还是拥有健全自我的人吗?小说中的绝食艺人没有领会现代表演(艺术)的奥义:成熟的表演者(艺术家)此时会调整自我的行为,将作为导演的主体和作为角色的客体重新达成一致,寻找新的适合自己的角色,赢得继续表演下去的资格。但即使这样,艺术家便做到真正的独立和超越吗?答案依然是否定的。饥饿艺术家临死前的自白可以说是困扰艺术家们灵魂的永久难题:“……因为我只能挨饿,我没有别的办法,”饥饿艺术家说。“瞧,多怪啊!”管事说,“你到底为什么没有别的办法呢?”……“因为我找不到适合自己口胃的食物。假如我找到这样的食物,请相信,我不会这样惊动视听,并像你和大家一样,吃得饱饱的。”

  这是疯狂的饥饿艺术家代表所有现代人说出的一句最荒诞也最真实的谶语。

  拉康的生平

  拉康·雅克是家中长子,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弟弟马克后来成为神父。早年,拉康曾求学于耶稣教会管理的斯坦尼斯拉斯中学古典班,在那里熟习了希腊文、拉丁文和数学。

  15岁时,他开始636f7079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1303032用古典手法写诗,并向杂志投稿,17岁时,拉康结识了乔伊斯等一批重要的现代文学大师。与此同时,年青的拉康亦在很早的时候就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斯宾诺莎的思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目睹了人与人之间残忍的杀戮,因此而对上帝产生怀疑,未满20岁就背叛了家庭的宗教信仰。

  1919年秋,拉康进入巴黎大学医学院学习精神分析学,在7年的医科学习的同时,他也学习文学和哲学。拉康成为圣安娜医院精神病所的住院医生,1928年,他来到警察局附属的特殊医院担任专职医生。在这里,他的兴趣逐渐转移到精神病理学和犯罪学领域。同年,他发表了《战争后遗症:一个女人不能前行的病症》一文,探讨特定时期出现的社会心理疾病。1929年,拉康正式成为鲁赛尔医院的一名法医,后于1931年回到圣安娜医院,着手用语言学方法分析精神病人的手记,并逐渐将妄想型病症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达利已经明确提出所谓的“妄想狂的批判方法”。也是在这一研究中,拉康开始关注病人的“心理自动”现象,即主体心理对某种外部力量的无意识臣属惯性。这项“心理自动”的研究受益于其见习指导老师克莱朗布尔(Clérambault),在立意上正好与超现实主义者推崇的“自动写作”处于截然不同的语境中。也是在这里,拉康“导向弗洛伊德”。拉康在克劳德(HenriClaude)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题为《论经验的妄想型精神病概念与人格问题》的论文,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此后主要从事于精神分析学的教学与医疗工作。

  1933年,拉康与达利等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交往日益密切。他连续在巴塔耶命名的超现实主义杂志《米诺托》上发表文章,讨论精神病与艺术风格的关系,其中一篇讨论帕品姐妹命案的文章尤其引人瞩目。同年,拉康受巴塔耶(CeorgesBataille,1897-1962)的邀请,参加了考杰夫(A.kojéve)关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研讨。考杰夫和伊波利特关于黑格尔主奴辩证法思想的欲望关系的诠释极深远地影响了拉康。同期,拉康还在法兰西学院旁听心理学家瓦隆(HenriWallon)的课程,瓦隆儿童心理学研究中的“镜像实验”成为他不久后提出的镜像理论的直接科学基础。1934年,拉康成为巴黎精神分析学会的候补会员,开始精神分析工作,同年和一位主治医生的女儿布朗婷(Marie-LouisBlondin)结婚,婚后共育有3个孩子。

  1936年7月31日下午,在捷克马里安巴(Marienbad)召开的第14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年会上,拉康发表了关于镜像阶段论的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镜像理论。1938年成为巴黎精神分析学会正式会员。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拉康先在军队医院服役,不久隐居于法国南部的小城奈斯(Nice)。其间,拉康曾学习中文和日语,并与巴塔耶的妻子西维亚(Sylvia)保持密切的关系,1941年,拉康与这位知名女星生下了女儿朱迪特(Judith)。1946年以后,拉康以精神分析学家的身份参加了巴黎精神分析协会的活动,并于1953年1月就任该学会主席,但同年6月即辞去这一职务,转而加入法兰西精神分析学会,7月,他和巴塔耶的前妻西维亚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婚姻。1953年7月,拉康在《象征,真实和想象》一文中,首次提出“回到弗洛伊德”的口号。同年9月,拉康在第17届国际精神分析大会上作了《言语与语言在精神分析中的作用和范围》的报告。年末,拉康开始了他长达27年的公开研讨会。他几乎每周或者隔周作一次报告,吸引了许多学者。1963年,法兰西精神分析学会宣告解散。1964年,拉康与玛诺尼等人组建法国精神分析学派,不久即更名为巴黎弗洛伊德学派。拉康的学术思想渐入独具个性的神秘玄学状态。在这个最后时期里,难解的“欲望结构”、“真实界”、“症候”与“对象a”成为他讨论的中心。自1970年始,他开始接受电视台采访,也不断被意大利,比利时和美国各一流大学邀请讲学,成为当时的名人。1980年1月,拉康宣布解散巴黎弗洛伊德学派,同年2月,组建新的“弗洛伊德主义事业”学派。

  弗洛伊德 ,荣格 ,拉康

  弗洛伊德: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人格发展理论、心理治疗法

  荣格:早年曾与弗洛伊德合作,曾被弗洛伊德任命为第一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主席,后来由于两人观点不同而分裂。与弗洛伊德相比,荣格更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弗洛伊德认命荣格为心理分析运动的继承者

  拉康:无冲突境界不存在的”自我“是敌视潜意识与主要精神分析过程的。他认为精神

  分析是一种咨询,而不是一种治疗。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

2020-11-18


上一篇:房屋的名言 房屋好的名言名句

下一篇:宋濂名言 宋濂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