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解析 名人名言加赏析加感悟124

  秋天的四字词冰壶秋月,冰壸秋月,百岁千秋,春华秋实,春花秋实,春花秋月,春兰秋菊,春露秋霜,春秋笔法,春秋鼎盛,春去秋来,春秋无义战,春生秋杀,春蛇秋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蛙秋蝉,春蚓秋蛇,洞察秋毫,多故之秋,多事之秋,独有千秋,富于春秋,各有千秋,华屋秋墟,华星秋月,疾风扫秋叶,兼葭秋水,琨玉秋霜,老气横秋,临去秋波,凛若秋霜,利析秋毫,落叶知秋,明察秋毫,明察秋毫,不见舆薪,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平分秋色,皮里春秋,皮里阳秋,秋波盈盈,秋风过耳,秋风落叶,秋风扫落叶,秋风扫叶,秋风团扇,秋风纨扇,秋高马肥,秋高气和,秋高气爽,秋高气肃,秋毫不犯,秋毫见捐,秋后算账,秋毫无犯,秋毫勿犯,秋毫之末,秋豪之末,千秋人物,千秋万代,千秋万古,千秋万岁,千秋万世,秋实春华,秋收东藏,秋收冬藏,秋扇见捐,秋色平分,秋水伊人,秋水盈盈,秋荼密网,秋行夏令,秋月春风,秋月春花,秋月寒江,霜气横秋,社燕秋鸿,微察秋毫,望穿秋水,万代千秋,万古千秋,危急存亡之秋,望秋先零,万岁千秋,万载千秋,遗臭千秋,月旦春秋,叶落知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日三秋,有事之秋,一叶报秋,一叶落知天下秋,盈盈秋水,一叶知秋,一字千秋。

  164

  好的名言警句加解析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洪奥)

  指做玉石的方法,要用锯子切,锉子磋,再慢慢雕琢,最后磨光。

  喻做学问还要像玉一样地切磋琢磨。

  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它山上的石块,可以用来磨玉石。指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3.兢兢业业,如霆如雷。(诗经大雅云汉)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4.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大序)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车轮外的直木与车相互依靠,唇没有了,牙齿就感到寒冷。“辅”指车轮外的直木。(比喻两者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6.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皮没有了,毛长在哪里?“傅”通“附”附着,靠近。(比喻事物失去了基础,就不能存在。)

  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常用来表示记取过往的经验教训,以作为后来行事的借鉴。

  9.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走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失误要后及时补救。

  10.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指在一个陷阱的环境里,不要过于与对手争强好胜,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敌人。

  11.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仁慈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智”的一面。(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1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天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指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1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谦逊虚心会得到好处。(告诉人们要谦虚不要自满。)

  14.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

  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因而不能完成。比喻一件事只差最后一步未能完成,含有惋惜的意思。

  1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做人。(做人要守信用。)

  1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才是真知。(要谦虚实在,不能不懂装懂。)

  1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罔,迷惘。殆,危殆。

  一个人如果只学习不思考消化,则惘然一无所知;一个人如果思考而不知学习,则就更危殆不安了。

  1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时,便立志于学习之上;三十岁时,能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够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终于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符合于规矩的境界了。(论语)

  19.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说话要讲信用,做事要有决断。

  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在上位者本身言行正当,即使不发号令,百姓也会跟着行动。他本身言行不正,即使发号施令,百姓不会服从。

  21.名不正,则言不顺。(论语子路)名义不正当,那么道理也讲不通。

  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必有眼前的忧虑。

  23.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君子不单凭言语推荐人,也不单凭人来废除他的言论。君子不因某人话说得好而重用他,也不会因为不用某人而废弃他有益的话。

  24.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对小事不忍耐,没耐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做工的人要把工做好,必须先磨好工具。(本句原意是说明实行仁德的方式,就是要先侍奉贤者,结交仁者。现在的意思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功”)利:使……锋利。

  2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勤奋学习不厌烦,教诲别人不厌倦。

  2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不到他想弄懂却怎么也弄不懂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说可怎么也说不清楚的时候不去引导他。愤:想弄懂而还没有弄懂的心理状态,也就是充满求知欲时的精神饱满振奋状诽:指想用语言表达什么意思而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言词的状态。

  2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坦荡荡:心胸宽广、开阔、容忍。长戚戚:经常忧愁、烦恼的样子。

  2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3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见到别人好的道德品质,就应该虚心向他学习、看齐,见到别人不好的品德表现,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3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3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三军:军队的通称。匹夫:夫妇相匹配,分开说则叫匹夫匹妇,所以匹夫指男子汉。

  3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论语?子罕》)

  到了天气寒冷时,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落的。雕:同“凋”,凋落。

  3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

  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3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知道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3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学习,而后时常温习,是很高兴的事情。时:时常。习:复习。说:同“悦”,高兴。

  3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友从远方来没,不是很快乐的事吗?注:自,从

  38.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论语.颜渊》译:自己不愿要的也不要施加给别人。注:欲,想要施,给予

  3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颜渊》有智慧的人喜欢水,有仁义的人喜欢山。知,同"智"乐,喜欢

  40.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如果这个都可以忍,那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是,这个孰:哪个

  4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不担心人口少而担心政治不均势,不担心财富贫乏而担心社会动荡。寡,指人口少均,并非指平均财富,亦非指平均领地与人口,而指各守本分,维持社会均势。

  4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对老者让他安逸,对朋友予以信任,对年轻人予以关怀。

  4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预,预先立,成就废,败

  4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琢,雕琢

  4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学之后才会知道困惑的地方。注:困,困惑,理解不透

  46.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治理国家宽严相济,这是文王和武王的治国之道。

  张,弛:弓上弦叫张,卸下弦叫驰,比喻严和宽。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

  4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广博的学习知识,仔细地询问知识,谨慎的思考知识,明确地分辨知识,全心全意地用知识。审,详尽

  48.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么到哪里都有公平。

  49.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接受了别人的礼品而不思回报,是失礼的行为。礼,原是礼节礼貌。现在人们通常指礼物。

  5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这句话告诫人们指责不要太苛刻,看问题不要过于严厉,否则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与之打交道,就像水过于清澈养不住鱼儿一样。

  51.天降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人要生存,要有作为,要有出息,就要敢于直面内忧外患,就要历经一番艰辛困苦的磨难,就要历经一番肉体至精神的人生锤炼。)

  5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也就是说,一个人假设常处于安乐的生活之中,不思进取,就没有忧患意识,就会走向灭亡。)

  5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时也尊敬别人的父母和老人;爱护自己的幼小儿女,同时也爱护别人的幼小儿女。

  54.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没有圆规和直尺,就做不出真正“圆”或“方”的形状来。“规”是圆规,“矩”是直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5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5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王放在最后。

  这其实是一种儒家对君主专政的“训政”,要求君主体恤民情,关心民瘼,为老百姓谋福利。

  5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5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不停地刻,金块和石头都可以被雕刻。(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恒,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

  5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青,从蓝草中取得,颜色却比蓝更深。(比喻后生晚辈通过学习和积累,学习超过前辈。)

  60.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劣马不停地走十天(也能走很远的距离),他的成功在于不断行走。(比喻先天条件差的,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也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名人名言加解析

  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如果年轻时不知道要好好地勤奋学习和读书,恐怕到年老白头的时候才知道要勤奋读书那就太迟了,后悔也来不及了。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没有边界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表明做什么事都不要绝对化,要适可而止。永远有你达不到的东西,又何必苛求。

  3.年华一去不复返,事业放弃在难成

  名人名言带赏析

  名人名言。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出自孔子。解析,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不学习就会疑惑,学习要学习疲劳结合

  名人名言加赏析加感悟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鉴赏: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鉴赏: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鉴赏: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鉴赏: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鉴赏: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鉴赏: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鉴赏: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鉴赏: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鉴赏: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鉴赏: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2020-07-27


上一篇:猫的名言 树上春树的经典语录

下一篇:名言用英语 中国名言英语翻译